书目

临池心解临池管见朱和羹,周星莲

内容简介

《临池心解》一卷,清朱和羹撰。朱和羹(?-1851),字指山,江苏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自幼嗜书,长而深究笔法,“自欧、赵入门,假途颜、柳,复由颠、素希踪二王,旁及篆籀,无不究心。遇古刻名迹,不惜重赀购藏。曾倩冯君栖霞绘《临池契古图》,以志向往”(朱运鸿等《临池心解跋》)。《临池心解》为朱氏遗著,由其子朱运鸿等整理刊行。全书主要讨论研习书法之门径,多为作者学书心得,所谓“其言约,其义显,于八法体会极深,阐发极透。盖从阅历甘苦中得来,非附会陈言、剿袭名论者可比”(葛元煦《临池心解跋》)。例如,朱氏在书中提出“作书要发挥自己性灵,切莫寄人篱下”的观点,强调学书虽需临摹古人法书名帖,然最终应将之融会于胸中,才能做到独出性灵,挥洒如意。又如,其特别注重笔墨,认为“要知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这些观点,对书法入门、书学研究皆有重要参考价值。《临池管见》一卷,清周星莲撰。周星莲,生卒年不详,初名日J,字午亭,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道光二十年(1840)中举,仕途坎坷,沉沦下僚,“忆吾兄以能文能书角逐于海内坛坫间者三十余年,门下士如钱棱仙、景剑泉诸君均致通显,而兄独以孝廉老牖下”(周达权《临池管见跋》)。《临池管见》亦为周氏遗著,乃其弟达权整理刊行,“比权戴星来赴,则仆妾亡散,遗女仅存,荩箧所遗,舍此无有存者。呜呼,吾兄所恃以传者,遂止此矣。其敢不抱守残缺,亟思有以寿之”(周达权《临池管见跋》)。其书亦为多年临池经验之谈,且文字叙述极为细腻生动,读之使人颇受启发。例如,其比较唐宋书法之特点时写道“余自幼观唐、宋诸名家石刻,以为唐书如玉,宋书如水晶”,即以玉石与水晶之不同,点出了唐宋书法浑与透的细微差异。又如,其以“喜气画兰,怒气画竹,各有所宜”为切入点,来缕述历代书家之风格特点,也颇为形象透彻。另外,周氏与朱和羹一样,注重书法中的笔墨运用,他指出:“墨无旁沈,肥不剩肉,瘦不露骨,魄力、气韵、风神皆于此出。”更是明确地提出“善书者必善画,善画者亦必善书”这一观点。诸如此类,对后世颇具启发意义。鉴于两书成书年代相近,观点亦存在相似之处,故将其汇为一编,予以整理出版。其中,《临池心解》以《啸园丛书》本为底本,予以标点整理;《临池管见》以《美术丛书》本为底本,予以标点整理。同时,我们还随文插配了相关图片,希望对读者的研读有所助益。

丛书

历代经典书论丛刊

在售商品

82家店有售 新书80家
3.68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