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平凉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志(1954-2020)

内容简介

为了传承和发扬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老一辈建设者、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贡献和创新精神,激励后来者奋发图强,为平凉市水土保持科研工作做出新的贡献,平凉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志编辑委员会经过对相关资料的查阅、征集和整理,历经一年多时间的工作,编纂了《平凉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志(1954-2020)》(简称《所志》),旨在把这些历史记录下来,传播出去,发扬光大。一、《所志》按照有关志书编撰规定编写,坚持“据事直书、科学客观”的原则。《所志》内容紧密结合并突出平凉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的历史沿革和业务工作的特点,如实记述水土保持科学研究事业发展的客观实际,充分反映在坝系建设、防洪减灾、气象水文观测、水土保持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成就和经验。二《所志》以纪事本末体为主、编年体和传记体为辅编写,其结构按章、节编排,节以下分层,用“一、”“1.”“(1)”序号编排。首立概述、大事记,中设历史沿革及机构设置、队伍建设、群团组织及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纸坊沟流域坝系建设、纸坊沟流域气象水文观测与水土流失监测、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项目建设与成效、科技咨询与技术服务共9章28节。三、《所志》记述时限从1954年7月建站始,至2020年12月31日止,计66年。四、《所志》编写以单位自建所(站)以来保存的各类档案资料为依据,以在平凉市、崆峒区有关单位及老同志处走访调查和征集的资料为补充,并对相关资料进行相互印证,宁缺毋滥。五、《所志》中录入的人和事总体以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编排,在现有条件下收集了能够收集到的所有资料和信息,但有些人和事或因年代久远,或因资料的散失而难以收集和编录,因此未能完整地反映人和事的细节与全貌。六、《所志》的《人物》一节收录了自建所(站)以来曾经在平凉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工作过的副县级以上职务的领导干部、离退休老同志和在职同志中1954-1991年获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1992-2020年获得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对这些同志都录入了相应的简历、照片、业绩和取得的有代表性的资格证书。对收录人员坚持“生不立传”的原则,凡2020年底前离退休和在职人员记录简介业绩、已去世人员撰写传略。七、凡在平凉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工作过的人员,以表格形式记录于职工队伍一节。八、对于科技论文,除收录作者是本单位同志发表或交流的文章外,参与编写的专著也予以收录。九、《所志》用词和相关术语,以国家规定和行业通用术语为准;计量单位以国家规定为准,用汉字表述。十、《所志》中人名除引文外,直书其名,必要时在姓名之前冠其主要职务,涉及外国人名、地名的一律书写中文名,首次出现时,括注其外文原名。十一、《所志》的“附录”部分收录了曾经在平凉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工作过的老领导回忆录5篇,比较全面系统地回顾了作者在负责单位工作期间重大事项的决策、实施以及各项事业的发展情况,是对志书的重要补充。同时,还收录了对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今后工作的展望性文章一篇,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的奋斗方向、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十二、《所志》以志为主,辅以述、记、传(简介)、图、表、录。所使用的图片,有些是事件发生当时记录的,这些照片弥足珍贵;有些是为反映当时的工作地点或场所,编纂《所志》时补拍的照片。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