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晋王羲之草书十七帖

内容简介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会稽内史、右军将军,故世称“王右军”。王羲之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改变了汉魏以来朴质书风,创造了妍美流便的“今体”,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道美健秀。后人评其书法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王羲之为历代学书法者所崇尚,被奉为“书圣”。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后人摹本。《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有“十七”两字而得名。此帖为一组信札,是王羲之写给友人益州刺史周抚的。前人评价甚高,如明黄伯思说:“此帖逸少书中龙也。”朱熹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中流出者。”初学草书,可以王羲之的草书,特别是《十七帖》为圭臬。

目录

丛书

书法自学丛帖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