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未罪学:预防犯罪新学科结构探索

内容简介

未罪学的学理——源流论研究预防犯罪的学科,是犯罪学。研究惩罚犯罪的学科是刑法学。关于二者的位置,是争论不休的问题。为了科学地进行学科定位,笔者把老子的“道法自然”具象为“道法江流”,把东汉政治理论家荀悦的“三字经”古为今用。荀悦在其《申鉴》中论道:“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从而把“道法江流”与防救戒“三字经”相稼接,就构成从源头着手称为“防治”,流程着手称为“救控”,终端着手称为“戒惩”。这样划分,就分为源头时空、流程时空、终端时空三大时空。前二时空均为犯罪学研究的天地,第三时空才为刑法学的用武之地。因其犯罪学本属类学名,无论国际还是国内大多学者都作为学科名使用;同时“我思故我学”的研究已成普遍现象,不能聚焦在犯罪预防的研究上来。为了真正聚焦犯罪预防的研究,尽可能做到“未违法、未犯罪、未再犯罪”的“三未”功效,笔者在“已罪学”即刑法学的溯源上,提出和建立了一门新的对称科学,即未罪学。“法治防范”已经到来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这是在运用制度防治腐败,亦是法治防范的首举之作。整个社会上的犯罪如何防范呢?亦必须把法律利用起来。宪法有原则要求,几十个部门法都各有“警示法”,对违法犯罪进行规定。据笔者统计已达1000多条,问题是徒法不能自行,需要学术研究,需要全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和全体公民把法律主动运用起来发挥作用。人大立法部门更要立出防范程序法来,使之与“警示法”的实体法配套,从而形成法治防范的全新格局。未罪学以教科书的形式,以其“总论”“分论”结构与广大读者见面。《未罪学:预防犯罪新学科结构探索》围绕源头、流程空间按法律规定作出系统研究。未罪学的教学,不搞灌输教学法,而是提出问题,共同探讨进行教学。未罪学是一门新诞生的学科,不可能一问世就十分完美。因此,请读者多提宝贵建议,为完善该学科贡献一点儿自己的智慧。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