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中医外科学临床研究(供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用 第2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材

内容简介

《中医外科学临床研究(供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用第2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材》供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专业和针灸专业的研究生使用。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后期教学中重要的临床专业课,在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模式和实践技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医外科学临床研究(供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用第2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材》旨在《中医外科学》学习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中医外科诊疗优势和特色,了解中医外科近期临床研究发展动态,探讨中医外科临床诊疗和临床研究中的热点和存在的问题,研读相关的中医经典文献和有关著作,以提高学生的中医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启发学生的中医科研思路。2009年1月唐汉钧教授主编的《中医外科临床研究》出版发行后,受到了全国广大中医药院校师生及中医外科从业人员的欢迎和认可,也有读者对《中医外科学临床研究(供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用第2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材》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本次修订在第1版教材的基础上,对编写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增减和优化。将第1版教材疮疡篇中痈疽疖疔章节与丹毒章节合并、流痰章节与瘰疬章节合并,皮肤病篇增加了结缔组织病硬皮病章节,肛肠病篇增加了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章节等。同时对各篇章的引用文献进行了精简和更新,以飨读者。《中医外科学临床研究(供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用第2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材》共九篇四十七章。第1篇,针对中医外科学发展的理性思考分为五章,通过回顾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史来看学科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中医外科学发展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及思考,论述中医外科疾病的辨病与辨证之争,对中医外科学中的“外病内治”及外治法等特色治法进行了重点阐述,对其历史沿革及传承发展加以系统回顾。第2篇至第9篇,包括疮疡、乳房病、瘿瘤岩、皮肤病、肛肠病、男性病、周围血管病及外科其他疾病,选择常见病、难治病及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按病设章。每章从概述开始,简要介绍病名、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内容,并与本科教材衔接,根据每章内容适当概括,以引出下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之后根据不同疾病目前研究进展的情况,从历史沿革、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热点问题等方面加以论述,力求深入地介绍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使学生在掌握经典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现阶段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情况以及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热点、难点和争议之点,客观呈现不同的学术观点,使学生对疾病有系统的认识,并能从中得到启迪。《中医外科学临床研究(供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用第2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材》十分注重对中医外科特色优势与中医经典著作的阐释,密切联系临床,注重临床技能、临床经验、临床研究、临床思路的阐述,加强对中医外科临床热点发展动态、科研动态的介绍。希望通过《中医外科学临床研究(供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用第2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材》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目录

丛书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