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音乐与认同:民族音乐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对话

内容简介

“音乐与认同”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研究热点,音乐既是感知个体认同的媒介和途径,又是文化表达的重要形式,对族群认同的形成与维护起到重要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东西方民族音乐学家先后借鉴了人类学的相关思路与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路径关注“音乐与认同”之间的关系。近年来,中国民族音乐学界出现了一批有着交叉学科学习背景的学者群体,他们从不同视角、不同个案讨论“音乐与认同”学术议题,产生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如今,跨学科对话已成为学术发展的必然态势。基于此,2017年7月10日至12日,内蒙古艺术学院成功举办了“音乐与认同:民族音乐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对话”学术研讨会,来自民族音乐学、人类学的专家学者在发言中展现了富有学术含量的研究成果。《音乐与认同:民族音乐学与人类学的跨学科对话》一书便是在上述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多方的修订与完善,通过*越分门别类的学科研究方式实现对“音乐与认同”议题的整合性与跨学科研究。

作者简介

魏琳琳,中央音乐学院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后,内蒙古艺术学院教师。2017年度获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称号,主要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曾发表学术论文《海外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音乐与认同”研究》《民族音乐学“音乐与认同”的研究路径译介——以1982—2015年(Ethnomusicology)个案研究为例》《蒙汉杂居区日常音乐实践的语境与认同——以土右旗文化大院歌曲演唱为例》《蒙汉杂居区四胡演奏与族群认同研究》,译文《民族音乐学中音乐与认同的反思》《建构一条“民族音乐学”学科新的路径》《上海江南丝竹乐社:语境、概念和认同》《后殖民时代科特迪瓦丹族中的表演、认同和坚守》等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内蒙古二人台音乐源流与文化风格研究》,承担《丝绸之路琵琶行——大师吴蛮的世界音乐叙事》一书的英文文献翻译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蒙汉杂居区的音乐与文化认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传统音乐与文化认同——以蒙汉杂居区音乐实践活动为例”等。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