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父子叙事书写与中国现代文学

内容简介

现代文学三十年,作家重在展示人物心理和身体上的累累伤痕,多以家长专制、压迫者与受压迫者来定义传统家族文化,将家族的毁灭作为描写的重点。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特别是抗战时期,家族文学明显由一元走向多元复合,由“五四”时期单纯的狂热弥散为狂热、理智、逃避。作家对家族文化的态度也由“五四”时期简单粗暴的毁灭转变为意蕴多重的文化思索。如何重建现代家族伦理,是现代作家试图解决的文化难题。与传统文学相比,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父亲”及“人子”形象在文化层面上被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试图以“他者”话语挤压和排斥传统“孝”的话语来角逐合法地位的“人子”,从对“父亲”贬抑、变形甚至驱逐到潜意识的心理认同,导致“父亲”形象从被颠覆、解构甚至篡弑到又被重新神圣化。作品文本中“人子”对“父亲”从反叛到皈依嬗变过程的诠释与思索,不仅映现着历史流动中文学塑造与文化想象的互动过程,也流露出现代作家故园难离的矛盾情怀以及对“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庭和睦”等儒家理想家庭模式的深情向往。

作者简介

解浩,男,汉族,河南省西华县人,现工作于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副教授,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传统文化研究。近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核心刊物5篇,CSSCI收录3篇;承担课题12项,其中省级课题6项:论文荣获河南省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及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等奖励6项。

目录

丛书

很好学术文库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