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舶来与本土:1926年法国传教士所撰中国北方教堂营造手册的翻译和研究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对1926出版的一本法语手册的翻译及相关研究成果的集成。其学术意义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这部手册的研究和翻译,让我们得以从异域的角度审视自身历史文化轨迹,丰富了我们对中国近代建筑文化意向的认知。(2)这部手册的发现、翻译、注释等研究工作和所获得的学术成果,树立了国际合作开展中国近代建筑遗产研究的范式,即由中欧学者基于共同的建筑考古学术理念,发挥各自所长,合作完成的研究,在揭示中国近代建筑遗产价值的高度和文化背景的广度上,皆有所突破。这种突破源于历史文献和建筑实例研究的有机结合,这一研究范式为全面发掘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指明了前进的方向。(3)这部手册的研究与翻译,为中国本土建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这是本次研究的另一重要的收获和启示。

作者简介

高曼士教授(ThomasCOOMANS),考古和艺术史方向博士。现就职于比利时鲁汶大学工学院建筑系,也是鲁汶大学雷蒙德.勒麦尔国际保护中心的教授。他负责的专业课程主要有遗产保护历史和理论、建筑考古和建筑历史。现今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建筑考古、传统建筑材料和技术史、教堂建筑、1840—1940年间西方建筑在中国的建设及其过程中产生的中西方建筑文化交融等。历年发表著作15部、学术论文百余篇。目前他还兼任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城市遗产研究中心的副研究员以及香港中文大学的副教授。他身兼比利时弗兰芒皇家科学院、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之项目“共有遗产”科员委员会、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等多家学术机构的成员。徐怡涛教授,历史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文物建筑教研室主任。主要教学与科研方向为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考古和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历年发表学士论文、著作共计40余篇(部)。2006年当选北京大学第十一届十佳教师,2009年获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2010年、2013年、2015年分别获北京大学人文杰出青年学者奖。2014年入选中国国家文物局专家库。

目录

在售商品

46家店有售 新书43家
85.37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