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刑事诉讼法(第3版)

内容简介

《刑事诉讼法(第3版)》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是在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适应法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而设计的新型教材。它的问世将进一步促使现行法律、法学理论与法治实践三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机地结合。它既可以作为“国家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项目——《刑事诉讼法》(杨建广、苏顺开主持)的配套文字教材,又可以独立作为本科生、研究生的法学教材。与现有同类教材相比,本教材的特色主要有三:1.内容完整、全面。该教材严格按照教育部制定的法学本科核心课程基本要求和最新司法统一考试大纲编写,具有权威性、新颖性和全面性。它不仅适合于各类高校各层次学生和社会读者带着问题自学(可用书后所附学习卡上网),也适合于教师的讲授式教学和以案例讨论为主的启发式教学。2.形式和功能多样。它力图运用系统工程框架(SystemsEngineeringFramework)、对象导向框架(Obiects-OrientedFramework)和法治系统工程(LegalSystemEngineering)方法,借鉴网络课程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表现形式,通过纸质教材和电脑化网络课程的结合,形成具有整体功能的开放型知识系统。它既有真实案例,又有名家高论;既有传统教科书功能,又有专业辞典功能;既保留传统教科书的理论深度,又拓展了现代教育的活动空间。3.目标定位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实际能力的培养。法学教材,尤其是应用法学的教材,不仅应引导学生研究和掌握字面上的法和法治过程(模型),而且要研究和掌握实际生活中的法和法治过程(原型)、研究和掌握法治系统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研究法治系统如何对社会环境发生作用。因此,本教材注重将法学教学(模型)与法治实践(原型)紧密结合,注重讲述法治系统的实际运筹与实现过程;不仅把“交互研讨型”(InteractiveSeminar)的案例教学法引入刑事诉讼法学教学之中,而且刻意把“问题解决型”(ProblemSolving)的现代学习理论融入学生的自学过程之中;这既有利于强化作为模型(Model)的法学课本与作为原型(Prototype)的法治系统的内在联系,又有利于引导学生综合集成地运用法律知识和其他多种知识来解决社会系统中的各种实际法律问题。

作者简介

龙宗智,学位/任职:法学博士,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西南政法大学校长,兼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代表性著作:《相对合理主义》、《刑事庭审制度研究》、《证据法的理念、制度与方法》、《检察制度教程》等。

目录

丛书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16门核心课程教材

在售商品

25家店有售 新书8家
0.8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