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民商法律制度创新

内容简介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民商法律制度创新》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调整的理论探讨三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法编总结并评价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有关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的制定情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编总结并研究这些法律法规在实践中的贯彻实施情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调整的理论探讨编则针对现实生活中涉及的与广大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等领域相关的突出问题和现行法律规定,运用民商法和经济法的基本理论探讨制度完善的具体方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法编对我国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法进行了一个梳理和总结,旨在提供一个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法成就和不足的平台。其中,第一章“市场主体法律体系的构建”,首先是对“市场主体”进行了科学的界定,接着介绍了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构建的过程和特点,以公司、非公司为分类标准,分析了公司、非公司制企业(包括合伙型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作社、股份合作制企业等)的立法情况,重点是研究了2005年新修订的《公司法》的立法成就,并对市场主体的扶持和退出机制进行了介绍,主要是集中体现市场主体扶持机制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和集中体现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如何得以完善的《破产法》,最后客观评价了我国目前市场主体立法的两个完全不同的立法模式,一个是以所有制和行业标准进行的企业立法,另一个是以资本构成和责任形式为标准的立法模式;第二章“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物权法律体系”,介绍了制定物权法的时代背景和立法原则,列举了中国特色物权法的重要立法成就,并且对物权法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但第二章的特色部分是“物权法的实施难点及展望”,这部分对物权法出台前后的立法争议作了一个学术史的梳理,并且对实施难点也予以了研究和展望,最后部分是对物权立法的整体情况进了总结;第三章“市场交易规则的形成”,主要论述了一般交易规则(即民事交易规则或称合同法交易规则)和商事交易规则,对两种交易规则的立法进程作了详细的说明,并且对这两种交易规则的区别也给予了关注,最后是对这两种规则的总结和评价;第四章是“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建立、发展和完善”,首先回顾了我国知识产权立法的历程,接下来分别介绍了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的立法情况,重点是介绍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的立法成就与不足,最后是对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形成的概括,并且对目前国内知识产权法的热点及其前景进行了较为理性的评述;第五章“市场竞争秩序的法律规制”,介绍了研究“市场竞争秩序的法律规制”的缘由是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地存在适度的竞争秩序,然后对竞争法的建立、发展、完善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其中特别关注到了2007年刚颁布的《反垄断法》,最后总结了宏观经济调控法律体系的要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司法体系的地位与功能”,首先介绍了社会主义司法体系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作用,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包括司法在内的法治保障。然后依次简要地介绍了我国法院系统、仲裁制度、公证制度、律师制度、人民调解制度。最后用较为详实的数据系统阐述了诉讼争议解决机制和非诉讼争议解决机制在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矛盾纠纷中的地位、功能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二章“审判部分”,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民商事案件的审判情况,然后就我国民商事案件呈现的基本特点与原因进行分析,指出目前我国民商事案件审理存在裁判依据、裁判过程、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困难。该部分还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关于民商事审判方面的主要司法解释进行了梳理,最后提出“重实体、轻程序、慢节奏、长周期、低效率”的审判方式阻碍了民商事审判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并提出改革民商事审判方式的意见。第三章“仲裁部分”,首先回顾了我国仲裁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对仲裁发展的过程予以梳理,在涉外仲裁部分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涉外经济贸易仲裁和海事仲裁。然后对我国商事仲裁现状进行重点介绍。第三部分则介绍了仲裁的监督机制和仲裁与司法的关系;最后一部分指出了仲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正确定位仲裁机构的专业化、社会化、非行政化性质,建立起符合仲裁发展要求的仲裁规则、仲裁机构等改革完善思路。第四章“公证部分”,首先介绍我国公证业的历史沿革,简要回顾公证业务的历史,总结公证业务取得的成绩及其公证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然后指出公证事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提出应当在完善公证职能、打造诚信公证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的具体思路。第五章“律师部分”,首先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律师制度和实践状况,指出律师发挥作用的领域越来越广,律师从业队伍得到快速发展,律师业的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然后就律师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介绍并评析,最后对完善律师制度的必要性进行论述,并在准确界定律师业的性质和定位、改善律师执业环境等十一个方面对完善律师制度的可行性进行了精要地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调整的理论探讨编共六章,分别对房屋拆迁与物权法的完善、旅客运输合同中的法律问题、怎样构筑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金融与证券法的完善、海商法中的热点问题及新发展、产品质量问题、加强环境保护、发展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保障法等问题作了理论上的探讨,并根据现实中的突出问题找寻具体的应对策略,为民商事与宏观调控法律法规的完善提供了理论支持。这三部分内容不仅总结、评价了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有关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的制定情况,而且研究了这些法律法规在实践中的贯彻实施情况,还针对现实生活中涉及的与广大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等领域相关的突出问题和现行法律规定,运用民商法和经济法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完善这些法律规定和制度的具体方案。《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民商法律制度创新》由赵中孚、龙翼飞主编。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