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儿童戏剧的多元透视

内容简介

《儿童戏剧的多元透视》中精选了几年来课题研究中儿童戏剧教育活动的优秀案例与教学活动现场照片,并运用行动教学法及创造性戏剧教育理论对这些案例作出较为科学、独到的分析。各个案例都是各个子课题实践基地的老师,在学习台湾创造性戏剧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闽南本土文化的资源,发挥自己办园、办校的优势,以生动形象、风趣幽默、主动参与的形式,打破了沉闷、被动的传统教学模式,创造出与国际接轨的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儿童戏剧教育课程模式。儿童戏剧教育课程的建立,对构建儿童的核心价值观和传承民族文化精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些优秀案例既可以为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很好的参考,又能让人们感受到创造性戏剧教育的强大助学功能,以及儿童戏剧教育课程在感知与体验、合作与表现、反思与评鉴等方面的独特魅力。

作者简介

陈世明,女,祖籍泉州,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原福建泉州幼师副校长、福建省特级教师,现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教授、闽台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全国师范院校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专著《图像时代的早期阅读》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主编教材《婴幼儿文学教程》获“福建省高职院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发表论文四十多篇,创作多个儿童木偶剧并获“全国幼儿木偶艺术评比二等奖”“福建省少儿艺术节评比一等奖”。承担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五”“十一五”课题研究,分获“优秀成果奖”和“优秀奖”。教育部重点课题“闽台儿童戏剧教育比较研究”负责人。彭怡玢,女,福建长汀人,文学硕士,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人文社科与艺术系副教授、闽台儿童文学研究所成员,主要开展儿童文学教学和儿童戏剧教育研究。发表科研论文多篇,参与编著2部专著。教育部重点课题“闽台儿童戏剧教育比较研究”子课题负责人。戴力芳,女,文学硕士,厦门城市职业学院讲师、教务处副处长、闽台儿童文学研究所成员。发表科研论文多篇,参与编著1部专著,担任教材《婴幼儿文学教程·教育实践卷》副主编。教育部重点课题“闽台儿童戏剧教育比较研究”子课题负责人。朱湘云,女,博士,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闽台儿童文学研究所成员。在国家核心刊物发表《论学前期闽南文化的“体验式”教学策略》等论文数篇,参编全国学前教育“十二五”重点规划教材《婴幼儿文学教程》。教育部重点课题“闽台儿童戏剧教育比较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