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中国盘古文化暨大王岩画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盘古文化暨大王岩画研究》一书,论述了大王岩画自1983年发现以来,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凡是写到岩画和艺术的书籍无不对其进行论述,但是对岩画的起源、年代及其内涵解读一直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1987年12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大王岩画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大王岩画列入国家“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王岩画位于文山州麻栗坡县城东郊大王岩岩壁上,距畴阳河面约150米。岩画依天然石壁绘制,分Ⅰ号、Ⅱ号两个岩画点。麻栗坡大王岩岩画是我国南方岩画系统中红河流域的代表性作品,被国际岩画学界誉为“代表着一种巨大的原始创造力”。岩画属新石器至青铜时代晚期的作品,其以抽象的绘作手法,典型的图案化和装饰化的艺术风格,无愧为那个时代的艺术瑰宝,对于我国古代艺术的研究,无疑是一件存世不多的艺术珍品。

作者简介

李昆声,1944年10月生于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大学人文学院考古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75一2002年在云南省博物馆工作,曾任副馆长、馆长(1984一2002年)。2002年后任云南大学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美国柏克利加州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88年)。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客座教授(1995一1996年)。台湾逢甲大学客座教授(2005年、2006一2007年)。台湾艺术大学客座教授(2011—2012年)。著述和主编学术著作20部。主持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院省校合作项目,1项省级社科基金项且。黄懿陆,史前文明研究学者,研究员。出版《古林幽思》(散文集)、《龙山女》(小说集)、《风雨征程》(报告文学);出版的历史文化著作有:《壮族文化论》、《滇国研究》、《滇史散论》、《滇国史》、《古滇国》(合著)、《中国先越文化研究》、《考古》、《人类文明溯源》、《中国文明起源》、《商族源流史》、《史前易学》、《云南两万年》、《中华布洛陀神史》、《中华民族起源》等;主编出版《中国历史文化探源》、《中国藏彝走廊历史文化研究》、《中国抚仙湖文明的影响和传播》、《中国盘古文化与大王岩画研究》等。担任中国壮族作家创作促进会副会长、云南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云南中华文明研究会副会长、云南纪实文学学会副会长、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副会长、云南壮学研究会副会长,云南中华周易研究会顾问、昆明呈贡孔子书院荣誉院长;云南大学民族考古研究与文物评估中心客座教授等。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