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趣味天文学

内容简介

《趣味天文学》是俄罗斯著名科普作家别莱利曼百余部作品之一。这本书介绍了“关于天的学说”中基本的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本书可以等同于一本初级天文学教程。作者希望本书帮助读者们澄清一些基本的天文学现象,书中对于一些天文现象和材料的研究方式和学校的教程有着本质的不同。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们半懂不懂的平常现象,在这本书里被用另一种不同寻常、充满辩证矛盾的方式给予重新阐述,从而大限度地激起读者们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如果读者在学习中只获得一些皮毛的知识,而不能“学而时习之”,那么他就不能发现天文学的神奇与魅力。因此在《趣味天文学》中,作者没有回避一些基本的计算过程,并着力于用中学数学的简单计算来有力地证明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样的练习将不仅仅能够使读者们巩固已有的天文学知识,还为他们更进一步地研究天文学前沿著作打好基础。《趣味天文学》将把你从专业天文学教程中过于艰深的理论和过于专业、复杂的器材而形成的“围城”中解放出来,轻松地走进天文学的大门。

作者简介

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Я.И.Перельман,1882~1942)是一个不能用“学者”本意来诠释的学者。别莱利曼既没有过科学发现,也没有什么称号,但是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作家,但是他的作品的印刷量足以让任何一个成功的作家艳羡不已。别莱利曼诞生于俄国格罗德诺省别洛斯托克市。他17岁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1909年毕业于圣彼得堡林学院,之后便全力从事教学与科学写作。1913~1916年完成《趣味物理学》,这为他后来创作的一系列趣味科学读物奠定了基础。1919~1923年,他创办了苏联第一份科普杂志《在大自然的工坊里》,并任主编。1925~1932年,他担任时代出版社理事,组织出版大量趣味科普图书。1935年,别莱利曼创办并运营列宁格勒(圣彼得堡)“趣味科学之家”博物馆,开展了广泛的少年科学活动。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别莱利曼仍然坚持为苏联军人举办军事科普讲座,但这也是他几十年科普生涯的最后奉献。在德国法西斯侵略军围困列宁格勒期间,这位对世界科普事业做出非凡贡献的趣味科学大师不幸于1942年3月16日辞世。别莱利曼一生写了105本书,大部分是趣味科学读物。他的作品中很多部已经再版几十次,被翻译成多国语言,至今依然在全球范围再版发行,深受全世界读者的喜爱。凡是读过别莱利曼的趣味科学读物的人,无不为他作品的优美、流畅、充实和趣味化而倾倒。他将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完全结合,将生活实际与科学理论巧妙联系:把一个问题、一个原理叙述得简洁生动而又十分准确、妙趣横生——使人忘记了自己是在读书、学习,而倒像是在听什么新奇的故事。1959年苏联发射的无人月球探测器“月球13号”传回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月球背面照片,人们将照片中的一个月球环形山命名为“别莱利曼”环形山,以纪念这位卓越的科普大师。

目录

丛书

别莱利曼趣味科学作品全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