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光纤通信(第2版)/国家级特色专业“通信工程”系列教材·21世纪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国家级特色专业“通信工程”系列教材·21世纪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规划教材:光纤通信(第2版)》系统地讲述了光纤通信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光纤的传输理论(射线光学理论和波动光学理论)和传输性质(损耗、色散和非线性光学效应),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性质、光源的直接调制与间接调制、调制格式和激光发射机,光电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质、直接检测光接收机的组成、噪声的分析与灵敏度的计算方法、相干光检测光接收机,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性能参数和系统的设计、光载无线技术,各种无源光器件(尤其是波分复用器件)的基本原理、性质及其在光通信中应用,光网络的发展与演变、光传送网、自动交换光网络、分组传送网、城域与接入光网络的组成结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大容量WDM系统超长传输技术如色散补偿、光时分复用、量子通信,光纤通信的测量技术(包括测量的标准、光纤特性测量、光器件的测量和光纤通信系统的测量)等。《国家级特色专业“通信工程”系列教材·21世纪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规划教材:光纤通信(第2版)》系统性强,论述深入浅出,可作为通信类和电子信息类大学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光纤通信领域科技工作者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顾畹仪,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2年在北京邮电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顾畹仪长期在光纤通信领域从事教学和科研,研究领域包括高速光纤通信系统、WDM光传送网、智能光网络和WDM超长传输系统等。承担并圆满完成过十多项国家863、自然基金、国家攻关项日和部重点项目,研究成果曾六次荣获部级科技进步奖。主要论著《光纤通信系统》、《全光通信网》、《光传送网》、《WDM超长距离光传输技术》等,曾获得原邮电部优秀教材特等奖和全国优秀教材奖。顾畹仪从事教学工作20余年,曾二次荣获市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和一次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于1992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顾畹仪现任北京邮电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电信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会员,中国通信学会会士,北京通信与信息协会光通信专业组主任,通信学报、北京邮电大学学报和中兴通信技术杂志编辑。

目录

丛书

21世纪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规划教材·名师名校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