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在中国二十五年:上海《密勒氏评论报》主持人鲍惠尔回忆录

内容简介

《在中国二十五年:上海〈密勒氏评论报〉主持人鲍惠尔回忆录》是一个外籍记者在中国的传奇,反映了他在中国的生活及其所见所闻。他以外国人的眼光,观察了中国的革命、国共关系、租界、中日俄关系、日本侵华等焦点问题,既有对中国上层政治的观察与思考,如对现代中俄边境关系、西安事变、南京事件等情势的分析令人深思;也有对底层民众生活的体验与感受,如对沦为土匪的流民之近距离观察;其对日本侵华给中国及世界所造成的苦难,更是有切身的体会、直观的展现与沉痛的批判。民国中国社会黑暗与动荡与痛苦的现实,在约翰·本杰明·鲍惠尔笔下得到了一种别具视角的再现。洋记者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中扮演着一种特别的角色:既是兴奋的外来观光客,也是认真的历史见证者。

作者简介

约翰·本杰明·鲍惠尔(JohnB.Powell,1888—1947),美国报人,1888年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1912年毕业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曾任地方报纸推销员、广告经理、新闻编辑,后任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讲师。1917年初,汤姆斯·密勒在上海筹办英文《密勒氏评论报》,鲍惠尔到达上海,任该报助理编辑。1922年,鲍惠尔接办《密勒氏评论报》,自任主持(主编)。1928年,他筹备《新中国特刊》,请埃德加·斯诺担任助理主编。1936年《密勒氏评论报》发行了《西行漫记》的一些片断,同年11月14日开始,报纸连载《毛泽东访问记》和毛泽东的大幅照片,这是毛泽东身世和言论的第一次公开发表,一时震撼了国内外。1937年抗战爆发后,鲍惠尔作为战地记者到前线采访,经常披露日军侵略阴谋和罪行。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密勒氏评论报》遭日寇查封,他被日军关入集中营,遭受非人待遇,双足致残。1942年美日交换战俘时,回到美国,把在中国的记者生涯写成回忆录——《在中国二十五年》。1946年夏,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讯日本战犯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人时以自己的亲身遭遇作证。1947年2月28日,鲍惠尔在美国华盛顿逝世。

目录

丛书

传记文学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