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时尚的启迪:关键理论家导读

内容简介

《时尚的启迪:关键理论家导读》是一本时尚文化图书,也是万花筒书系之“身体、服饰与文化”系列中的第六本。“时尚”在今天的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尚的概念早已超出了衣饰、外观、风格和流行的范畴,不仅涉及各式各样的社会实践、视觉再现与物质文化,而且同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产生了复杂而密切的关联。从时尚杂志的女星照片到模特产业的身材管理,从国际T台的民族品牌到时尚博客的花边新闻,从军队制服的集体管束到皮革毛发的恋物癖好,从历史上的“裹小脚”和“剪辫子”到科技化的“小米手环”和“谷歌眼镜”,从全球化的时尚产业链到网络状的服装“集群体”……我们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会面对这些纷繁芜杂的时尚现象,并希望能以一种更为理性化和深度化的方式来“透过现象看本质”,认清和掌握时尚的特征与规律。本书从19世纪和20世纪的人文社科领域中撷取杰出的思想家(包括马克思、弗洛伊德、西美尔、本雅明、巴赫汀、梅洛-庞蒂、罗兰·巴特、欧文·戈夫曼、德勒兹、福柯、卢曼、鲍德里亚、德里达、拉图尔、巴特勒等),在对其重要理论含英咀华的基础上,淬炼与时尚相关的内容,形成“时尚研究”领域*为经典的理论读本。本书旨在通过时尚理论来理解和批判相关的社会文化议题,并学会运用时尚理论来分析现实实践和文化再现中的服装文本。读者不仅能够掌握*前沿的与时尚、服饰或物质文化相关的社会文化理论,而且能够培养批判性的学术思考和研究能力。作为时尚领域*经典而完整的理论读本,相信本书能够为时尚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以及艺术史、社会学、文化研究等研究领域的学者带来强有力的理论工具。

作者简介

安格内·罗卡莫拉(AgnèsRocamora),伦敦艺术大学伦敦时装学院社会和文化研究系讲读者(Reader)。她是《时尚城市:巴黎、时尚与媒体》(FashioningtheCity:Paris,FashionandtheMedia,2009)一书的作者,并联合编辑了《时尚研究手册》(TheHandbookofFashionStudies)和《时尚媒体:过去与现在》(FashionMedia:PastandPresent)。她的时尚研究论文发表于《时尚理论》(FashionTheory)、《新闻实践》(JournalismPractice)、《社会学》(Sociology)和《消费文化杂志》(theJournalofConsumerCulture)等期刊以及《时尚的世界城市》(Fashion’sWorldCities)和《作为摄影的时尚》(FashionasPhotograph)等论文集。她也是《国际时尚研究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FashionStudies)的联合编辑,目前正在撰写一本关于时尚与数字媒体的新书。 安妮克·斯莫里克(AnnekeSmelik),荷兰拉德堡德大学卡蒂恩·范蒙斯特讲席教授,“创意产业”硕士学位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视觉文化。她的编著(包括合编)包括:《从代尔夫特蓝到牛仔蓝:当代荷兰时尚》(FromDelftBluetoDenimBlue,ContemporaryDutchFashion)、《艺术与大众文化中的表演记忆》(PerformingMemoryinArtandPopularCulture)、《视觉文化中的科学想象》(TheScientificImaginaryinVisualCulture)、《艺术中的记忆技术》(TechnologiesofMemoryintheArts)、《生活点滴:媒体、生物科学和技术交叉点上的女性主义》(BitsofLife:FeminismattheIntersectionsofMedia,Bioscience,andTechnology)等。她的专著包括《镜中破碎:女权主义电影和电影理论》(AndtheMirrorCracked:FeministCinemaandFilmTheory)以及几本视觉文化领域(荷兰语)的书和一本关于流行文化中机器人的读物。她也是荷兰科学研究所“打造可穿戴产品;时尚技术”(CraftingWearables;FashionableTechnology)研究项目的负责人。 陈涛,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哲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著有《穿城观影:中国当代影像的空间生产与体感》《城市与现代性:重绘早期欧美电影》《底层再现:中国当代电影中的城市游民》《电影导论》等,并译有《高行健与跨文化剧场》《银色金属恋人》《一只鸟的选择》《再见,西方文化》等。李逸,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译有《秀场后排故事:一个真实的时尚圈》,论文发表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四川戏剧》《电影评介》《东张西望:文图学与亚洲视界》等。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