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中国唢呐艺术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唢呐艺术研究》以前辈学者的学术成果和笔者的实地调查为基础,综合运用音乐学、民族音乐学、乐器学、乐律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中国的唢呐音乐作了较全面的研究和论述,并提出了某些新的观点。全文包括四个主要部分:绪论部分论述唢呐的起源及在中国流传的历史。第一章论述中国唢呐音乐的物质构成,主要将各种乐队组合形式作了梳理,进行了类型的归纳,并指出了不同的乐队形式与唢呐音乐发展的不同阶段之间的联系,与其流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的联系。另外,本章还对乐谱的分布与使用情况作了论述。第二章论述唢呐音乐的文化生态,涉及到唢呐音乐在各种民俗、祭祀活动及宗教仪轨中的使用情况。第三章论述唢呐音乐的艺术特征,强调了民间声乐体裁对唢呐音乐的重要影响;指出了演奏方法的历史演变及其与曲目、乐队组合之间的联系;在宫调研究中说明了旋律最低音对指法以有膏音位置的决定作用,指出一个乐种中的诸宫音位置只是不同的乐曲旋法在乐器上的反映。此外,还对“正调”的意义及历史演变作了分析。

作者简介

刘勇,1953年生于山东省沂水县,现任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1990年以《唐代到宋代音乐文化的变化是衰退还是转型》一文获得第二届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研究生三等奖;2002年以《朱载堉导径管律的测音研究》一文获得第三届该奖项研究生一等奖。发表过约30万字的论文、译文、书稿等,多次参与全国科研重点项目的撰稿、审稿,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表论文。

目录

丛书

音乐博士学位论文系列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