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智慧之旅(中文电脑之父、人工智能专家、影响世界的发明家朱邦复自学创新、开发智慧的心路历程与人生感悟)

内容简介

朱邦复,1937年10月出生,籍贯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他的父朱怀冰为国民党军政要员,,个性爆烈。小时常因误会被父亲暴揍,母亲又早逝,内心苦闷,对小说、音乐、电子器械有浓厚兴趣。省立台湾农学院农艺系(现“国立”中兴大学)毕业。1963年赴巴西发展,在巴西国立巴伊亚音乐学院专攻理论作曲。1967年到美国工作一段时间,1968年因父丧回台。1970年复返巴西进行投资,过了一段迷惘的嬉皮士生活,后来在巴西四月文化出版社工作。一天,目睹了一本英文书从原稿送进工作间,从打字、校对、完稿、印刷到送到市面上销售,总共只花了12小时。而当时的中文书至少要半年才能排印完成。在体认到中文印刷技术的落后后,转而致力于改良中文的印刷技刷。1973年春回台,1976年底发表中文形意检字法(即仓颉输入法)。朱邦复与助手沈红莲女士决定为实践检索系统于电脑上,并使英文终端机能处理中文字。在宏碁电脑施振荣的支援,一同发展中文电脑。在1980年,与宏碁公司共同发表世上首部具有“中文操作系统、中文编程语言、中文套装软件”之中文电脑—天龙中文电脑。次年,又发展出中文终端机;中文处理的速度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境界。但当时的中文电脑,售价太高,难以普及。为提供更廉价的中文电脑,朱邦复研发出“汉卡”,使得华人利用电脑处理中文的成本大为降低。1983年由于朱邦复提可容纳50000多字的中文系统计划,反对资策会13000字的标准(即大五码),被称为共产党,被迫离开台湾,到美国工作近五年,先后发展了“中文之星”系统、“东方书籍排版系统”等。1988年,朱邦复受深圳科技工业园之邀,到大陆工作,任职于两仪文化科技,发展聚珍中文整合系统,研究人工智能,培养人才,后去职。台湾解严后,朱邦复于1990年回台,曾与资策会合作,将Windows3.0中文化。当微软提出收购中文化技术时,朱邦复开价6000万美金。随后,微软放弃收购,改采日本汉字技术,推出新版Windows,并停止资策会视窗授权。朱邦复带着弟子,在台归隐。朱邦复在电脑汉字、电脑中文化、人工智能领域做了很大的贡献,在香港台湾被称为“中文计算机之父”,是自学创新的典范,很值得我们学习。本书讲述了作者的人生经历以及对智慧的认知,很值得一读。

作者简介

朱邦复,1937年10月出生,籍贯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他的父朱怀冰为国民党军政要员,,个性爆烈。小时常因误会被父亲暴揍,母亲又早逝,内心苦闷,对小说、音乐、电子器械有浓厚兴趣。台湾农学院农艺系(现“国立”中兴大学)毕业。1963年赴巴西发展,在巴西国立巴伊亚音乐学院专攻理论作曲。1967年到美国工作一段时间,1968年因父丧回台。1970年复返巴西进行投资,过了一段迷惘的嬉皮士生活,后来在巴西四月文化出版社工作。一天,目睹了一本英文书从原稿送进工作间,从打字、校对、完稿、印刷到送到市面上销售,总共只花了12小时。而当时的中文书至少要半年才能排印完成。在体认到中文印刷技术的落后后,转而致力于改良中文的印刷技刷。1973年春回台,1976年底发表中文形意检字法(即仓颉输入法)。朱邦复与助手沈红莲女士决定为实践检索系统于电脑上,并使英文终端机能处理中文字。在宏碁电脑施振荣的支援,一同发展中文电脑。在1980年,与宏碁公司共同发表世上首部具有“中文操作系统、中文编程语言、中文套装软件”之中文电脑—天龙中文电脑。次年,又发展出中文终端机;中文处理的速度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境界。但当时的中文电脑,售价太高,难以普及。为提供更廉价的中文电脑,朱邦复研发出“汉卡”,使得华人利用电脑处理中文的成本大为降低。1983年由于朱邦复提可容纳50000多字的中文系统计划,反对资策会13000字的标准(即大五码),被称为共产党,被迫离开台湾,到美国工作近五年,先后发展了“中文之星”系统、“东方书籍排版系统”等。1988年,朱邦复受深圳科技工业园之邀,到大陆工作,任职于两仪文化科技,发展聚珍中文整合系统,研究人工智能,培养人才,后去职。台湾解严后,朱邦复于1990年回台,曾与资策会合作,将Windows3.0中文化。当微软提出收购中文化技术时,朱邦复开价6000万美金。随后,微软放弃收购,改采日本汉字技术,推出新版Windows,并停止资策会视窗授权。朱邦复带着弟子,在台归隐。 1996年加入文化传信集团,2003年研发出“飞龙CPU”,所有的中文包括各种字体、不同内码的简、繁体字,都能从CPU直接产生。这使全中文处理可以离开PC迈出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朱邦复在电脑汉字、电脑中文化、人工智能领域做了很大的贡献,在香港台湾被称为“中文计算机之父”,是自学创新的典范,很值得我们学习。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