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论法治与德治:对中国法律现代化运动的内在观察

内容简介

法治,关涉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与命运。在本书中,梁治平先生以一种长时段的历史的眼光,试图回答以下一系列重要问题:作为一个曾经被认为具有资产阶级属性的概念,“法治”为什么会在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成为重要政治议题?“法治”议题的提出和强化,在当时和今天是为了应对什么挑战,解决什么问题?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中国的法治运动经历了哪些阶段?它在中国的社会变迁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应该怎么认识和评估这场持续不断而且不断升温的运动?被层层限定和包裹起来的“法治”还可以恰当地名为“法治”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意味着什么,是否可能,以及在什么意义上是可能的?提出和回答这些问题,不能从某种外部立场出发,用外部世界的或教条主义的标准去衡量中国社会的变化;而是从中国现实出发,把中国的法治运动放在一个更大的历史和社会变迁的背景下观察和理解,由社会行动者自己提出的主张入手,通过梳理相关观念、思想、理论和实践的脉络,发现这些主张内在的理路,揭示其中隐藏的紧张,进而深化我们对于当下中国社会及其政治和法律进程的理解。

作者简介

梁治平生于“大跃进”之年,上学于“文革”之中,后入工厂习艺凡三年。1978年考入西南政法学院,从此以读书、教书、著书为务。研究多围绕法律史、法律文化以及当代中国的法律与社会展开。著有《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1991)、《法辨》(1992)、《法律的文化解释》(1994)、《清代习惯法》(1996)、《礼教与法律:法律移植时代的文化冲突》(2013)、《为政:古代中国的致治理念》等,并有两卷本自选集:《法律史的视界》(2013)和《法律何为》(2013)。其中,《法辨》获评“1978—2014影响中国十大法治图书”首奖。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