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大湘西地区产业现代化路径研究:基于四个典型区县的调研

内容简介

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发展任务,而产业体系是经济体系的主体部分,因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不过,中国地域广大,各地区之间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等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各地区的产业现代化道路理应呈现不同的模式和路径。相对而言,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体系可能已经接近现代化水平,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产业现代化目标,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现代化则可能面临较大的困难和挑战。那么欠发达地区目前的经济和产业发展水平如何,这些地区应如何加快产业现代化进程呢?这是《大湘西地区产业现代化路径研究》试图探讨的问题。为此,《大湘西地区产业现代化路径研究》选择了湖南省大湘西地区的四个区县进行了深入调研。《大湘西地区产业现代化路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推动大湘西地区产业现代化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必要环节。第二,推动大湘西地区产业现代化是发挥农业、工业以及旅游业比较优势,提高产业发展效率以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三,推动大湘西地区产业现代化是精准脱贫的必要手段。

作者简介

李平,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兼任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数量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副理事长等职。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产业经济、技术经济、经济预测与评价、战略规划、项目评估等方面。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等多项国家和部门项目;先后参与多项国家重大咨询研究和宏观经济预测,以及国家五年规划的论证工作;参加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京沪高速铁路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审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评估以及多项国家项目评价。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项。曾担任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审查委员会专家;国家京沪高速铁路评估专家组专家;“三峡工程第三方评估”财务经济组副组长兼工作组组长等职。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