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秦汉简帛字词札记

内容简介

秦汉简帛是战国后期秦至东汉时期的竹木简牍帛书,是秦汉时期的实用文字资料。自上世纪初至本世纪各地出土了大批秦汉简帛资料,其中已经整理出版的有二十多种。它们是《马王堆汉墓帛书[壹]》、《马王堆汉墓帛书[叁]》、《马王堆汉墓帛书[肆]》、《释青川秦墓木牍》、《天水放马滩秦简》、《睡虎地秦墓竹简》、《龙岗秦简》、《里耶发掘报告》、《关沮秦汉墓简牍》、《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一卷田野考古发掘报告)》、《随州孔家坡汉墓简牍》、《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居延新简——甲渠侯官》、《武威汉简》、《尹湾汉墓简牍》、《额济纳汉简》、《武威汉代医简》、《流沙坠简》、《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等。随着各地秦汉简帛文献的出土、整理和出版,对简帛文字的考释、对词义文意的疏通,整理小组的学者们已做出大量辛勤且出色的工作,其释文和注释的质量都很高,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极大的便利。在各地出土的简帛资料整理出版后,国内外学者对其中的部分疏漏做了进一步的辨识考证,也使我们获益良多。然而,秦汉简帛数量巨大,且历经沧桑,部分竹简残断错乱,部分文字残泐模糊,都给整理、释读带来困难。故虽数经研讨,仍存在值得商榷和可以补正的地方;我们在研读各批简帛资料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遂不揣浅陋,将之提出;并怀揣谨慎,加以论证;这对出土文献整理和学术繁荣是有裨益的。我们主要的工作在于补释漏释字、补释未释字、纠正错释字、疏通词义文意等;另外,提出“追溯笔程”等考释简帛文字的新方法,利用出土简帛校正传世典籍,揭示出土文献在语法学、文字学、文书学、医学等方面的价值。我们共撰写相关论文26篇,包含对200多个简帛字形的考释。希望我们的工作有助于各学科的学者从不同角度更好地利用这一批批简帛资料。

作者简介

刘玉环,女,1978年生,祖籍山东胶州。暨南大学文学硕士(2005),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2010),现任教于昆明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文字学、汉语语法学。出版著作《秦汉简帛讹字研究》一部,在《简帛研究》、《中国语研究》、《汉语史研究集刊》、《宁夏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省、厅级项目5项。

在售商品

39家店有售 新书34家
16.74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