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白洋淀纪事 “荷花淀派”创始人孙犁作品精选集 莫言、贾平凹、茅盾推崇的文学大师孙犁的经典之作

内容简介

白洋淀纪事》精选了作家孙犁描写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敌后抗战生活的作品,是抗战文学的经典作品,也是解放区文学的代表作品。作家孙犁用纯净、隽永的笔触来描写荷花飘香的白洋淀水乡生活场景,通过一系列场景质朴、对话简单、故事平实的作品来展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白洋淀纪事》饱含炽热的人文情怀和深切的家国意识,具有独特的诗情画意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字里行间洋溢着人情美、人性美,畅销半个多世纪,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读者。《荷花淀》——游击队长水生与妻子话别,妻子虽然不舍,却支持丈夫的行动。《芦花荡》——敌人的枪弹打伤了大菱的胳膊,心痛的老船夫发誓让敌人血债血偿。《白洋淀边一次小斗争》——十六七岁的姑娘从苇垛里扔出手榴弹,炸死三个鬼子。《女人们》——讲述了三位女性的故事:将红棉袄留给受伤战士的女孩、送瓜给战士们吃的马金霞、从“三太家的”变成“李晓翠同志”的晓翠。《邢兰》——邢兰白天生产,晚上当侦探,热情地投入抗日工作中。《战士》——受伤的战士和他的班长开了一个合作社。《芦苇》——我在芦苇丛中遇到了两个妇女。《走出以后》——王振中不顾婆家的反对,投考军队卫校,走上了抗日的道路。《丈夫》——妻子通过上冬学,理解了丈夫,知道了抗战的光荣。《山里的春天》——年轻的女人开始抱怨丈夫抗日不顾家,后来理解了丈夫。《碑》——赵老金、大娘和小菊冒着生命危险,去救护负伤的战士。《“藏”》——丈夫去抗日,浅花在地洞里生下了一个女孩儿,取名叫“藏”。《嘱咐》——《荷花淀》的续篇。水生回家看望家人,妻子用冰床送水生上战场。《新安游记》——小伙子只身闯入防卫森严的深宅大院,除掉大汉奸恶霸熊万东。《光荣》——原生去当兵打仗,与理解他的秀梅有了一段美好的姻缘。《浇园》——伤员李丹在老乡家养病,帮助遭受干旱灾害的老乡香菊浇园。《采蒲台》——小红和母亲去集市上卖席,因敌人对苇席专收专卖,无奈贱卖。《采蒲台的苇》——每一片苇塘,都有英雄的传说。《香菊的母亲》——香菊的母亲命苦,对未来却充满信心,希望香菊能过上好日子。《山地回忆》——妞儿看到八路军战士没袜子穿,做了新布袜,送给八路军战士。《秋千》——人们在冬学里讨论大绢家划定成分。《识字班》——鲜姜台开了个识字班,全村人都去学习。《张秋阁》——张秋阁是妇女生产组组长,带着妹妹二格生活,哥哥秋来牺牲。《“帅府巡礼”》——赵老帅的房子干净、整洁,家人精神面貌积极向上。《织席记》——抗战胜利了,织席的妇女们工作热情高涨。《齐满花》——齐满花勤俭能干,与好吃懒做的姐姐姐夫断了来往。《游击区生活一星期》——一心抗日的小伙子三槐带领村民与敌人做斗争。《一别十年同口镇》——十年之间,同口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诉苦翻心》——老大娘不舍得儿子离家,终改变心意,支持儿子参军。《相片》——青年妇女将良民证上的相片寄给丈夫,希望丈夫英勇杀敌。《投宿》——年轻的新婚夫妇相互告别,双双投身抗日。《曹蜜田和李素忍》——曹蜜田和李素忍夫妻俩共同努力,积极进步。《渔民的生活》——土改给渔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家庭》——赵大伯一家相处和睦,共同进步。《杀楼》——柳老新设计制服了炮楼里的小鬼子。《石猴——平分杂记》——老侯在大官亭做平分时拿走了石猴,受到了处分。《老胡的事情》——老胡喜欢小梅,也惦记着抗日的妹妹。《吴召儿》——吴召儿读书认真,英勇作战,带着三颗手榴弹给抗日部队当向导。《小胜儿》——小胜儿照顾受伤的战士小金子,变卖嫁妆给小金子补养身体。《正月》——正月十五,村民们为妇女部长多儿和新农会副主席刘德发办婚事。

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衡水安平人,现当代著名作家,“荷花淀派”创始人。作品风格清新淡雅,笔触纯净隽永。代表作品《荷花淀》《芦花荡》广为流传。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