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蜡绘佛像艺术

内容简介

“丝绸之路”早已被誉为是古代东西方进行商贸往来、文化艺术交流的一条生命线。古印度的佛教艺术,在吸收融会了古希腊、罗马的造型艺术之后,也正是沿着这条古道随着佛教而传入中国本土的。在这条古道上,古龟兹各处的大小千佛洞,古高昌多外的佛造像遗存,敦煌莫高窟灿烂辉煌的佛像艺术,炳灵寺、麦积山、陇西直至中原的巩县、龙门等名寺古刹的石窟群,犹如一颗颗一串串闪光明亮的夜明珠,记载着东西方艺术交流的足迹。我们运用蜡绘来研制采自“丝路”上的佛像艺术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想探究一下,佛造像艺术本来是印度的,一到了中国本土怎么就中国化了呢?中、印的造像有什么不同?中国造像的特点特征是什么?等等。谈论中西艺术的根本差异并要涉及到中西文化和哲学诸问题,当然绝不是这篇小记所担负的事。我们只是想把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粗浅认识和领悟,把我们从这条“丝绸大道”上寻觅、采集到的一点点古艺术交流演化的足迹,及我们对它们的认识和体会呈现给读者。以此作为在当今中西文化艺术大交流、大冲撞、大接轨、大融会的时代中,作为热爱和关注中华艺术传统的朋友们的引玉之砖。

作者简介

孙秉山,山东乐陵人。1986年以来,专门从事我国民间艺术的研究工作,长期深入黄河流域的边远乡村考察、收集、整理、研究民间艺术。前后发表《略谈民间木版年画的境界与意义》、《浅谈大荔县的民间刺绣》、《寻根觅源——拴马桩》等论文十余篇。出版有《龟兹壁画》线描集、《民间艺术美术技法基础》、《历代观音妙相白描图集》、《历代菩萨宝相白描图》。与他人合作出版有《红楼仕女图谱》、《历代武士白描图集》等画册。现在北京艺术设计学院从事民间艺术教学工作,系中国民间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北京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俞满红,江西省婺源县人。1994年在北京艺术设计学院学习装饰设计,1997年大专毕业。毕业后师从季秉山专门研制蜡绘,在艺术技法上有新的探索和突破,丰富了蜡绘的艺术表现力。其作品虽然大多取材于我国历代佛教造像艺术,但绝不以临制依样照搬为能事,而是在对佛教造像艺术的认识和领悟的基础上,以自己的灵智创作出其他绘画品种所难以达到的一种独特的意境,得到了一些专家学者的好评。2002年2月北京电视台文艺频道《每日文化播报》作了专题报道。近年来与教师合作出版的《历代观音妙相白描图集》、《历代菩萨宝相白描图集》、《历代婴戏图白描集》、《历代武士白描图集》等画册,编著出版有《少儿剪纸》、《少儿卵石画》、《少儿毛绣》、《少儿泥塑》、《少儿纸贴》、《少儿折纸》等系列丛书。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