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中国岩画发现史

内容简介

这本书里发表的资料,绝大部分是“混合经济”民族的作品,这大概是中国岩画的主要部分。一个最古老的现象,就是围绕着太平洋沿岸,人面像岩画分布在一个广阔的地区。这些类似魔鬼的形象,有时长角及其他动物的器官,在脑袋上,经常带着一圈光环,或者戴着一顶帽子,最令人注目的是两个大眼睛,一般是圆的,大得与脸庞不成比例。在没有了解到中国领土上的人面像岩画以前,人们曾猜测,这些岩画是由一个采集、狩猎民族,或早期的耕作民族所作,描绘的是长着无所不见大眼睛的人兽祖先的神灵,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的保护者肖像。岩画对于探寻我们远古祖先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解释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根,都是极其宝贵的材料。本书从我国岩画发现的回顾、岩画内容的分析、岩画艺术特征与技术特色的解构等方面,详细叙述了岩画在我国的发现史。对研究考古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陈兆复(1933—)浙江瑞安人,195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画委员会执行委员。长期从事少数民族美术史论特别是岩画学的研究,足迹遍及包括台湾在内的全国各少数民族地区。20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赴意大利、西班牙、法国、挪威、瑞典、印度、澳大利亚等国从事岩画学考察、研究、著述等工作。在国内出版的主要中文著作有:《中国画研究》(1980)、《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美术》(1991)、《中国岩画发现史》(1991)、《外国岩画发现史》(与邢琏合作,1993)、《原始艺术史》(与邢琏合作,1998)、《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主编,2001)、《古代岩画》(2002)、《中国岩画全集》(主编,2007);在国外出版的主要英文著作有:《中国史前岩画》(1987)、《中国岩画考察记》(1991)《岩画研究手册》(与国际学者合著,2002)。其中《中国史前岩画》这本图文并茂的英文专著,被译成意大利文、法文、德文等多种西方国家的文字,在米兰、巴黎、苏黎世等地出版,把中国岩画推向世界。自1987年起,被推选为国际岩画委员会执行委员,也是执委会中惟一的一位亚洲人。还首次把岩画学引入中国高等院校的教学中,1995年开始在中央民族大学招收硕士生,2005年开始招收博士生,对中国岩画学的建立有一定的贡献。2008年被中国美术家协会表彰为“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

目录

丛书

专题史系列丛书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