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中国农业农村低碳发展报告(2023)

内容简介

本书梳理了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成效,总结了我国农业碳排放现状并分析了其国际地位,提出应加强固碳减排探索与实践、全面实施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十大行动”,积极谋划我国农业农村低碳发展战略、技术路径与重大任务,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本书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估方法,对我国代表性谷物、蔬菜和肉类初级农产品进行碳足迹核算,指出近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聚焦种植业、养殖业、土壤固碳、可再生能源、农机渔机和气候韧性六大领域,梳理国内外技术现状,提炼主要做法和成效,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意见建议,明确下一步科技创新着力发展方向,为推动我国农业农村低碳发展科技水平,助力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做出积极贡献。本书在已有相关工作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安徽怀远“气候智慧型农业”、浙江丽水“碳中和茶叶”、河北安平“生物质能替代模式”和内蒙古四子王旗“草地碳交易”等低碳发展典型模式,为农业农村低碳发展提供示范应用案例。

作者简介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成立于2021年9月,承担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行动部署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使命,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中心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牵头、与11个优势研究所共同组建,吸纳了中国农业科学院24个创新团队。下设有农业农村碳中和战略研究部、种植业减排技术研究部、养殖业减排技术研究部、农田土壤固碳技术研究部、草地土壤固碳技术研究部、可再生能源替代技术研究部、气候韧性农业技术研究部等7个研究部。中心围绕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需求,聚焦种养业减排、土壤固碳、可再生能源替代等技术突破,汇集国内外同领域专家,强化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理论层面的战略性、前瞻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研究,并从目标推进、政策建言、理论突破、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探索相应的研究命题,破解我国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制约瓶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InstituteofEnvironment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inAgriculture,CAAS)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直属研究所之一,是专门从事农业环境领域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的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研究所围绕影响和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光、温、水、土、气、生等农业环境要素及其时空演变规律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致力于农业环境领域前瞻性、基础性、关键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发展农业环境理论和方法,创新农业环境技术和工艺,支撑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经过70年的发展,形成了农业气象学、农业水资源与水环境学、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学、农业材料工程和农业生态学等优势和新兴学科,形成了气候变化与减排固碳、智慧气象与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农业气象灾害防控、生物节水与旱作农业、节水新材料与农膜污染防控、设施植物环境工程、畜牧环境科学与工程、种植废弃物清洁转化与高值利用、退化及污染农田修复、农业清洁流域和多功能纳米材料及农业应用等11个人力资源丰富和专业结构合理的科研创新团队。目前研究所是国际园艺学会温室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席单位,国家气候变化谈判农业领域的技术支撑单位,农业农村部“全球农业温室研究联盟”中国专家组秘书处挂靠单位,农业农村部农业防灾减灾专家指导组组长单位,农业农村部旱作节水农业项目专家组组长单位,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科技专项总体专家组农业领域专家单位,农业农村部外来入侵物种环境影响评估咨询专家组成员单位,多个学科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项目依托单位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首席科学家单位,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学科群发展与建设的牵头单位,国家农业环境数据中心依托单位,国家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联盟、国家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创新联盟、华北农业节水增效协同创新联盟牵头单位,牵头承担畜禽养殖业源、地膜污染源两项第二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科研能力评估(2006~2010年)中,全国排名第十,农业环境领域排名。

目录

在售商品

74家店有售 新书68家
32.32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