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我国社会保障公平的非均衡发展研究

内容简介

自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以来,其整个发展进程无不包括调整和修正社会保障在不同群体之间公平分配程度。改革与调整经济公平程度是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的发展目标。我国政府也一直在不断探索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城乡统筹、全体国民共享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但社会保障事业在快速发展中忽略了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城乡社会保障的公平分配,省际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条件下社会保障配置不公平以及这种不公平的根源出自何处等重要问题,偏离了社会保障资源分配公平的最终目标。因此,对社会保障经济公平的评估显然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的理论创新,进而探索社会保障经济公平均衡发展的思路建议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我国社会保障公平的非均衡发展研究》立足于中国社会保障快速发展的现状,以城乡、区域的行政区划为框架,运用实证与规范分析方法,深入、系统研究中国社会保障公平的非均衡问题,提出我国社会保障公平均衡发展的方法与途径,以期为党和政府制定与实施社会保障政策提供新的观点及科学依据,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事业公平、均衡、科学发展。

作者简介

吕学静,留日经济学博士。现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社会保障学科带头人。兼任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中国就业促进会专家顾问、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学会社会政策专业委员会理事等。1983年7月毕业于北京经济学院劳动经济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前身),后留校任教至今。曾两次由单位公派至日本流通经济大学留学,学习社会保障专业,并在日本取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2006年在日本大阪经济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近年来多次到欧洲、韩国、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做学术访问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注残疾人、老年人福利问题。近十年先后参与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等10余项。已出版和发表个人专著5部,译著2部,主编教材6部,参著20余部。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获得包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论文评选等省部级奖励在内的各种学术奖励20余项。江华,经济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讲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员。曾在企业工作1年、政府机关工作7年,目前主要从事劳动经济、社会保障、老年人服务体系研究。近年先后在《中国人口科学》、《经济管理》等期刊发表论文17篇,参与出版专著1部、北京养老产业蓝皮书1部。获得部级三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第四)。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项,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企业委托咨询项目3项。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