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椿楸园著作系列:汉字浅说

内容简介

本书是刘毓庆教授是给研究生开设的“小学”课内容的一部分。后来为了培训中小学语文老师之需,便作了较大的补充和修正。书中融入了《说文》百家及近现代古文字学诸名家研究的成果,以及笔者四十多年来对中国文字的理解。从汉字中蕴藏的远古人类秘密入手,论述了汉字对于民族历史与民族文化的创造性意义。并根据汉字的构成特征,分为《汉字的形符与部首》和《汉字的声符及其意义》两部分,对汉字进行解说。形符部分中,以《汉语大字典》两百个部首为基础,将部首分门别类,对其在字的构成中的意义进行解释,同时以常用字为例,进行说明。声符部分中,则将相同声符的字综合于一处,根据“右文说”提供的思路进行解释。在说解中,将文化知识贯穿其中。

作者简介

刘毓庆,山西省洪洞县人,1954年生,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山西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刘毓庆教授长期从事先秦文学、诗经学、古代文化等领域的研究,用力甚勤且成果卓著,著有《古朴的文学》(37万字)、《朦胧的文学》(35万字)、《泽畔悲吟──屈原:历史峡谷的永恒回响》(近10万)、《雅颂新考》(21万字)、《诗经图注》(国风)(约40万)、《诗经图注》(雅颂)(约50万)、《从经学到文学--明代诗经学史论》(约35万多字)、《诗经百家别解考》(国风部分,与人合作,第yi作者,110万)《图腾神话与中国传统人生》(33万)、《汉字通用声素研究》(与人合著,第二作者,180万)等十余部学术专著。曾发表文章百余篇。山西省古典文学学会会长、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辞赋学会、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理事等。

目录

丛书

椿楸园著作系列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