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李佰虎/中国当代名家画集

内容简介

吴冠中先生在世时,看过李佰虎的重彩花鸟、山水作品后,曾断言:“十年后,李佰虎必成大器。”据我对吴先生的了解,他对别人的画是很少恭维的,李佰虎如未得其心意,吴先生不会发出如此感慨。这里不排除吴先生对李佰虎的厚爱和奖掖成分,但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李佰虎的画确实不同凡响。花鸟画是李佰虎创新思变的出发点。他是崇尚水墨的,但并不以“水墨为上”,更关注色彩与水墨的融合:他是重视“师法造化”的,但并不满足于传统花鸟画多取自然局部那种小景小情的格局,而是放眼大野雄风,讴歌原始花树幽深丰茂的壮景;他是强调文人画笔墨自身价值的,不仅向古代传统寻根,更向西方现代绘画汲取。于是形成了他的现代重彩大景花鸟画崭新的艺术形态与面貌。其实,李佰虎的重彩花乌从内容到风格并不接近吴冠中,甚至可以说离吴先生很远。细加推究,或许是李佰虎所走的这条在东西方艺术之间沉潜往复的道路,引起吴先生的共鸣;或许是李佰虎尊重传统而不陶醉泥古,努力汲取西方艺术的真谛,而在作品中呈现的却是中国人的方刚血气,与吴先生异曲同工;或许是李佰虎作品中流露出的对形式美和抽象美的追求,与吴先生不谋而合:抑或几方面原因都有,才使吴先生触景生情洞见其前景而极口揄扬李佰虎的。吴先生过世后的这几年中,李佰虎以更加虚怀若谷的心态沉潜传统,兼习书法亦读书,储备内功,思考不辍;随之他改弦易辙,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写各地风光于笔下,贮千山万壑于胸中,埋首于山水画的研究和创作。不久,他便推出了《山河写生系列》等一大批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画幅不大,都是他足迹所到之地的实境写生,笔墨鲜活、意象生动、构图奇谲、情动于衷、法无定法,大有“开拓万古之心胸”的生意。正如著名作家王蒙先生对他的作品评价:“李佰虎赋予了笔墨以生命,他让我们重新看到了中国山水画的新生机。佰虎先生的山水,是情感的迸发,是心性的流淌,他已进入有法无法、有我无我的至高境界。”与李佰虎亦师亦友的著名理论家、画家对他的这批画作也都持有赞赏态度。如陈孝信说他的作品:“注重生活的积累,创作上不作无病呻吟,总能给人以清新自然、意趣横生之感。”唐戈亮说他的作品:“在立足当代审美需求的同时,力求将传统绘画艺术与人文精神融入其中,通过身体力行的艺术探索和大量的写生活动,以追求其返虚入浑,积健为雄的理念。”吴云鹤说李佰虎,“在扩展传统艺术的同时,博采众长,横向吸收,他将西方的构图、色彩等诸多元素融会其创作中,将绘画从那种陈陈相因、概念俗套的弊端中解放出来,形成新的艺术形态,豪放不失常理。他的画既有传统画的深沉、厚重,又有现代画的清新醒目”。程大利则认为李佰虎“若沿此途攀登,他日将不可限量矣”。众家评说,切中要旨,都不是虚妄之言。我对李佰虎的绘画始终抱有明确的肯定态度。我赞赏他的浓墨重彩的大景花鸟画,那种“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创造,是生命活力的展现,是“天人合一”的历史文脉的阐释,更是以现代审美经验对中国画传统的有效整合和积极弘扬。我对他的这批山水写生,有一种依然如故的新鲜感。这种新鲜感基于他一直努力的目标——把民族传统与当代精神结合起来,把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度与国画本体语言的高度统一起来。

丛书

中国当代名家画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