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高等工程教育评价研究:基于毕业生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视角

内容简介

2016年6月我国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成员国之一,实现了我国本科阶段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国际接轨,然而作为拥有世界上规模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国家,对《悉尼协议》的国际标准学习较少,在高职高专工程教育阶段的重视度还多有不足,导致我国高职高专阶段的工程教育及工程技术专家培养仍然没有被其他国家认可的机会。《悉尼协议》作为一项针对三年制高等工程职业教育毕业生、具有国际实质等效性的协议,对我国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的培养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对其的评估体系也尚未建设完善,而评估是促进我国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提升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针对我国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尤为重要本研究依据现阶段国际上得到普遍认可的高职高专阶段工程教育认证协议——《悉尼协议》作为评价指标构建的参考,将有助于我国高职高专工程教育的持续改进,基于《悉尼协议》建立我国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充实我国对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的研究。从理论意义上讲,目前国内相关评价研究缺乏理论基础,本研究拟根据《悉尼协议》对毕业生素质的评价标准,基于成果评价理论(Outcome-BasedEvaluationTheory)建立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际评价。一方面,充实我国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为之后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对于《悉尼协议》的深度分析将拓宽我国对《悉尼协议》研究的内涵和外延。从实践意义上讲,本研究根据国际普遍认同的《悉尼协议》的相关标准并结合国内学界构建的诸多标准建立适用于我国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的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本研究所开发的评价指标体系致力于帮助工科毕业生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促进高校对工科毕业生素质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与改进。

作者简介

齐书宇,博士,北京工业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8项,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国科技论坛》、?IJERPH等SSCI/SCI,CSSCI、北大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参与编写著作6部,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并入选北京市属高校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工业大学“日新人才”培养计划。任教育策划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工程教育、科技与教育管理。联系方式:shuyu@bjut.edu.cn吴伟(1981-),男,河南平顶山人,博士,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科技创新和高等教育交叉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决策咨询工作,现任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科研主任。主持、省部级项目10余项,牵头或主要参与教.部、中国工程院、浙江省的各类咨询项目30余项;牵头撰写或主要执笔递交国家部委、浙江省和面向浙江大学的发展战略研究报告150余篇,其中不少获得采纳/批示或转化;发表论文50余篇(含合著),出版著作7部(含合著),发表报纸文章、自媒体文章若干。当前研究兴趣包括:重大科技平台建设、学科交叉会聚、院校发展战略等方瑶瑶(1993-),女,汉族,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获北京工业大学2020年度优秀硕士毕业论文。陈童节,硕士,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获北京工业大学2021年优秀毕业生。参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社科基金3项,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现代教育管理》等CSSCI、北大核心、EI刊物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5篇。主要研究方向:工程教育、成人教育、教育培训。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