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对自己的生活说是

内容简介

根据尼采的思想,真正幸福的人应该是能肯定自己生命的人。没有本真的生命力就没有真正的幸福。但在尼采看来,一直存在着削弱生命力的东西,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康德的道德律以及基督教等。它们遮敝着真相,消耗着人们原本有活力的精神,使人变成末人、小矮人,高贵的东西荡然无存。为了拾回自己的生命力(它是真正的幸福之源),我们要抛弃这些奴隶的道德,超越这些善恶标准,我们要能重估一切价值,呼唤狄俄尼索斯精神,但我们也因此付出代价,也就是我们必将孤独。尼采意义上幸福的人必定是孤独的人,因为只有孤独才能更好地滋养着他的生命力。怨恨和同情一样都削弱生命力,因此都是幸福的敌人。但忧郁仿佛是尼采式的幸福观面临的一个难题。我可以忧郁地幸福着吗?

作者简介

尼采: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苏德超(主编):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哲学教研室主任;武汉大学欧美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珞珈青年学者;武汉大学受学生欢迎的哲学老师苏德超教授凭借自己高超的学术水平和出色的讲述能力,让哲学课,成为武汉大学受欢迎的课。青年学者的领头羊苏德超教授是整个哲学界青年学者的佼佼者,不仅是年轻的博导,而且学术上更是能力出众。包向飞(编译):武汉大学德语系主任、武汉大学哲学系博士。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