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印度尼西亚族群动员的政治逻辑(1998-2017)

内容简介

本文试图解释的问题是:印度尼西亚在1998年民主改革后族群动员的方式为什么存在差异?研究的基本结论是“族群凝聚力”和“族群动员目标是否冲击政府执政目标”是影响族群动员方式的两个原因。族群动员目标是否冲击政府执政目标影响了族群动员的政治空间。族群凝聚力取决于集体历史、文化、人种特征等先赋因素和国家机构的认定、行业分工等建构因素。当族群动员目标不冲击执政目标时,动员政治空间较大,若族群凝聚力足够高,族群更有可能通过制度内方式动员,而若族群凝聚力较低,族群中多数人虽然更倾向使用制度内方式,但由于内部分歧,可能无法形成动员或产生低程度的暴力。当族群动员目标冲击政府执政目标,则政治空间压缩,若族群凝聚力足够高,族群可能采用高暴力动员方式,而若凝聚力较低,族群更可能采用低暴力的制度外动员方式。研究使用案例比较方法,案例类型囊括了在印尼全国具有普遍意义的族群动员议题,包括巴布亚和亚齐的族群独立运动、新建自治区(族群自治)和民俗地运动(族群平等权利)。新建自治区和民俗地案例数据源自笔者在北苏门答腊省的田野调查。

作者简介

薛松,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201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印尼语专业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国际关系专业硕士学位;201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国际关系学系和清华大学发展中国家研究博士项目,获政治学专业博士学位。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于美国康奈尔大学政府系交换学习。2014年9月至2016年7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于印尼帕拉玛蒂娜大学交换学习并在北苏门答腊省进行田野调查。曾在《国际问题研究》、《东南亚研究》、《东南亚南亚研究》、AsianEthnicity等期刊发表论文。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