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季羡林谈人生

内容简介

《季羡林谈人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缘分与命运、做人与处世、容忍、成功、知足、朋友、毁誉、压力、长寿之道、伦理道德……学术大家季羡林先生结合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谈对人生的感悟。人生,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永远也没有结论的研究课题。不仅平常人可以对此大发感慨,而且大学者们似乎也特别偏爱谈人生。本书学术大师季羡林先生结合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耄耋老人谈对人生的感悟。在这里,你的心灵将因此而得到莫大的精神享受。《季羡林谈师友》季羡林的思想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却像一目见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隐于无形。“在季羡林所知道的世界语言中,只有汉语把“恩”与“师”紧紧地嵌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名词。这只能解释为中国人最懂得报师恩,为其他民族所望尘莫及。交友之道,盖亦难矣。其中有机遇,有偶合,有一见如故,有茫然相对。友谊的深厚并不与会面的时间长短成正比。”季羡林交了一辈子朋友,究竟喜欢什么样的人呢?季羡林喜欢的人约略是这样的:质朴、淳厚、诚恳、平易;硬骨头,心肠软;怀真情、讲真话;不阿谀奉承,不背后议论;不人前一面、人后一面;无哗众取宠之意,有实事求是之心;不是丝毫不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是能多为别人考虑;最重要的是能分清是非,又敢分清,从而敢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疾恶如仇;关键是一个“真”字,是性情中人;最高水平当然是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简短一句话,季羡林追求的是古人所说的“知音”。《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季羡林先生是学术大家,他读了一辈子书,研究了一辈子学问,在许多学术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他是怎样读书的?又是怎样治学的?他的读书和治学经验是什么?他眼中学术界前辈们的治学经验是什么?季羡林的思想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却像一目见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隐于无形。本书汇集了季羡林先生专门谈读书、治学和他介绍学术界前辈治学经验的文章。这些文章对广大学生和学者,都会有所启迪。《季羡林谈佛》佛教在印度的形成及发展状况,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及语言问题,佛教传入中国及佛教的本土化,中国印在佛教方面的相互学习和彼此交流。本书系统收录了季先生研究佛教文化交流的成果。本书供佛教、文史爱好者阅读参考。《季羡林写真》季羡林先生被当今学人誉为“国宝”、“学界泰斗”。本书作者以一名季门弟子的独特视角,通过对季老浩如烟海作品的条分缕析及对季老本人的多次采访,再现了季老近百年漫长的坎坷人生、广博宏大的学术造诣以及浪漫多彩的生活情趣。作者在书中用相当篇幅描述了季老与一大批学界名宿如陈寅恪、郑振铎、冯友兰、朱光潜、胡乔木、臧克家及德国“博士父亲”之间的交往关系,感情真挚,力求从一个立体的层面再现了季老的人生情怀和道德文章。《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季羡林,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本书汇集了季羡林先生谈东方文化的文章。这些文章对广大学生和学者全面认识季羡林的观点,会有所帮助。本书也是季羡林研究所成立以后组织编写的系列书之一。

作者简介

季羡林,著名语言学家、文学家、翻译家。1911年生于山东清平县(今临清市)。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艾、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

目录

其他版本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