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制度变迁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研究

内容简介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是发展经济学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各种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规律,但也存在各种缺陷。理论模型的指导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照搬某种抽象的理论模型却难以解决现实问题。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具有自己的特点,指导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理论也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经典的二元经济结构不同,中国经济除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之外,还有大量的农村工业,农村工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将来还将继续发挥作用。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并最终消除的过程。由于中国农村人口众多,综合素质较低,因此,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不仅仅是通过农民进城变成工人来完成。在城乡差距缩小的过程中,农村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可否认,在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固然是重要条件,但制度变迁更是基本前提。工业化不仅仅是在资本积累基础上的现代工业的发展,还包括微观经济主体的塑造,企业家的培养等;工业化顺利推进不仅是供给能力增强,还要有需求的相应扩大;中国的城市化必须以城乡居民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的改革为前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再造农村微观经济主体;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进行财政、金融制度的创新。

作者简介

文峰,男,经济学博士,1971年生,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中国经济发展、制度经济学、财政学,尤其是在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问题、宏观经济分析、制度经济学和财政制度交叉问题研究上有较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从2001年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问题研究。为强化问题研究,在宏观经济学专业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前沿问题研究。发表相关论文二十多篇,参与编写和主编教材三部。

目录

丛书

光华财税文库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