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晋王羲之行书《兰亭序》

内容简介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琅琊I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会稽内史、右军将军,故世称“王右军”。王羲之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改变了汉魏以来朴质书风,创造了妍美流便的“今体”,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其书法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风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王羲之为历代学书法者所崇尚,被奉为“书圣”。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后人摹本。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曲水流觞,饮酒赋诗。诗作结集为《兰亭集》,由王羲之作序,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兰亭序》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书法结体欹侧多姿,错落有致,千变万化,曲尽其态。用笔以中锋立骨,侧笔取妍,有时藏蕴含蓄,有时锋芒毕露。其章法笔意顾盼,疏朗通透,形断意连,气韵生动,风神潇洒。

丛书

书法自学丛帖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