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中学西传”在英国的回应:以16-18世纪“中国著述”为中心-(以近代“中国印本”为中心)

内容简介

中西交流史是近年来备受学界关注的一个领域,主要有“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两个研究方向。本书对近代早期欧洲刊行的“中国著述”在英国的传播与影响进行梳理,从书籍史、文化史的角度分析英国学人对此或赞扬或贬斥的回应之势,考量16-18世纪中国文化西传英国的历程,进而探讨中国文化对英国的影响和作用。以古鉴今,对当下中英两国文化交往仍具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徐亚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外关系史、西方书籍史、中国民族文学。曾发表《乾嘉之际英人的中国经验—以马戛尔尼使团成员的“中国著述”为中心》(被《新华文摘》2017年23期推介转载)、《揄扬与贬抑—明清之际英国学人的中国观》、《龙母传说中的壮民族因子》、《珠江流域龙母传说的展演》等多篇CSSCI学术论文,《从看十五世纪末德国印刷业》、《向春而生—摇篮本及其国内收藏两三事》等数十篇学术文章,承担并参与《羌族释比及释比文化研究》、《壮族原生型宗教研究》等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西江流域龙母传说的嬗变》、《羌族释比唱经》、《壮族原生型宗教调查研究》、《文献中的古桂林郡》等著作。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