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现代汉字学(第2版)/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 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语言文字学

内容简介

汉语的音根据什么定的?随环境走。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故采用北京语音系统,如果到方言区,按方言读出字音,就采用相应的方言音,如“一”、“壹”在广州话要读成收-t的人声字,“揖”则读成收-p人声,闽方言、吴方言,皆作相应的变化。随环境走也不是随意的,它是受汉语总的音韵系统控制的。汉字传到日本,汉字的古音也随汉字传去。在日语里,汉字的音读,反映古汉语的音韵系统,而训读则是日语的本有系统了。例如,“东”音读为单音节to(古汉语收后鼻音的字在日语中变为开音节的);训读,变成多音节的了。汉字有超方言、超古今的功能。假如没有这种功能,汉字文本何以达四方?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发布的篆文诏版:“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秦辖天下三十六郡,言语异声,用各地方言读,一定是吴楚不同,燕赵有别。不管什么文本,在内容上要求不得走样。不必担心,诏版内容会原原本本传至天下,而这完全得益于汉字是表意文字了。这是汉字的大优点,从共时说,维持广袤的神州大地的思想交流,信息交换,不可须臾有缺;从历时说,维系着我们民族的历史绵延而无穷。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过去,屈辱的近代,辉煌的今天和未来,是靠汉字记录和承载的。汉字是表意文字,对表意文字要做具体分析。表意文字在发展水平上一般比拼音文字低,历史上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都曾经是表意字,后来消亡了,被表音文字取代。我国水族的“水书”,周有光先生说“其发展水平低于甲骨文”(周有光《世界字母发展史》第50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纳西族的“东巴文”是一种表意文字,周先生说:“东巴文接近甲骨文,跟小篆距离较远。”(同上,第64页)汉字为什么会流传至今,光荣地自立于世界文字之林?这是因为汉字能自我更新,当然是咱们华夏民族使然。

目录

丛书

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语言文字学

在售商品

70家店有售 新书14家
1.5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