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论丛:公民参与司法研究

内容简介

公民参与司法既包括了公民参与行使司法权力,决定司法行为的情形,比如陪审员参与审判,决定案件的裁判结果的情形;也应该涵盖协助司法的情形,比如说见证人制度,这也是一种有效的参与;还应该包含监督司法,比如说人民监督员制度,羁押场所的巡视制度等等,这都是参与司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整体环节上,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使社会民众形成有效的参与。其次,公民参与司法的功能应当作是多元化的解读。公民参与司法,实际上它的功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公民参与司法不言而喻,承载的首先是民主价值,无需赘言。那么它是不是也体现了司法的公正价值呢?有没有保障司法的公正的功能呢?我认为这也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公民的有效参与,使司法机关受到公民有效的监督,从而促使其更加敬业地办理案件,这样就做到了司法公正。

作者简介

陈卫东,男,1960年7月生,山东蓬莱人,法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主编、参编各类教材、著作50余部。近年来,陈卫东教授致力于中国的司法改革研究,发表、出版了许多学术论文与著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主张,为中国的司法改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参加了全国人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的一系列改革论证会,参加了律师法、刑事诉讼法的立法起草与修正工作.

目录

丛书

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论丛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