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智量文集·译文编:贵族之家·前夜

内容简介

《贵族之家》是屠格涅夫六部长篇小说系列中的第二部,是其中最为优美动人的一部,写于1859年。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爱情小说,也是一部深刻反映时代的社会小说。其中每一个人物的命运,他们的爱情经历与悲欢离合,都和他们所处的时代和历史现实紧密相关。作品中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都具体地表现出时代和历史的烙印,他们在恋爱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特点和利害考虑,都是人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人性表现。艺术的形象思维的产品能够达到如此高度的思想概括程度,在世界文化史上并不多见。因此,这部小说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前夜》是屠格涅夫六部长篇小说中的第三部,是他的小说中反映现实最及时、最迅速的一部;同时,它也和《贵族之家》-样,不仅深刻地反映现实,而且极其优美动人。它写于1860年,而1861年沙皇政府就在客观形势的逼迫下宣布了“农奴改革”,因此,作家所描写出的恰恰是俄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前夜”,女主人公叶琳娜身上所体现出的,正是当时整个俄国社会的精神觉醒和争取自由、争取解放的渴望心情。叶琳娜所钟情的平民知识分子英沙罗夫,是一个保加利亚革命家,他性格坚定、目标明确,心头充满着民族解放的激情,这正是当时俄国一些具有民主主义意识的青年人所共同拥有的思想特征。这种自觉的英雄人物,正是当时俄国社会所迫切需要的人。这个人物形象身上体现了19世纪50年代末俄国社会前进的方向,表明解放运动的主导力量已经逐渐由少数出身贵族的革命者转为平民出身的知识分子。小说发表后,俄国的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杜勃罗留波夫立刻写了他那篇著名的文章《真正的白天何时到来?》,他激动而兴奋地写道:“我们不会等待很久的。……前夜离开,随之而来下一天总是不远的。总共只有一夜之隔吧!……”他这话等于是说,俄国社会马上就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动,而屠格涅夫的小说正是在预言这种变动。

作者简介

智量,全名王智量,笔名智量。著名翻译家、学者。生于1928年6月,江苏省江宁县(今南京市江宁区)人。中共党员、民盟成员。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语文学系,留校任教。1954年转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1958年被划为“右派”,下放到河北和甘肃农村,后又流亡上海,二十年历尽困厄。1978年调入华东师范大学。为中文系教授。1993年退休。历任上海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全国高校外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是建国后普希金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第一个译本的译者,翻译了俄罗斯及其他国家作家的多种文学名著,深受读者欢迎。他的长篇小说《饥饿的山村》,被著名学者贾植芳誉为“大大超过了教授小说通常的闲适飘逸的境界”,“能够再现生活的原始面貌,既挖出了垂涎血与肉,又达到了超越现实的一种哲理性思考的深刻境界”。

目录

丛书

智量文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