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经济研究系列·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与重建

内容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经济研究系列·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与重建》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二十国集团面临的全球治理问题研究”(11AGJ001)之成果,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创新工程“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与中国的政策选择”课题研究的成果组成部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经济研究系列·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与重建》由六篇组成。第一篇以国际金融体系演变与重建为主题,首先回顾国际金融体系演变历程,评价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黄金本位、牙买加体系这三个重要发展阶段。然后阐述全球金融危机对现有国际金融体系带来的挑战。在全面总结危机后国际多边金融合作的进展与前景的基础上,对中国如何更有效地参与国际多边机制的金融合作提出了政策建议。第二篇以美元霸权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为主题,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特殊地位人手,分析美元主导的体系在金融危机形成和全球金融风险累积中的作用。深入分析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不可持续性,阐述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趋势和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必要性。本篇对货币国际化的含义、条件、成本和收益进行一般性分析,旨在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提供分析框架。本篇还梳理了金融危机之后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状况,分析日元国际化的经验及其对人民币的启示。第三篇以国际金融危机和中国的对策为主题,首先回顾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两次主要金融危机爆发的进程。这其中,一次是80年代拉丁美洲债务危机;另一次是90年代东南亚金融危机。本篇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演进、应对措施及其与全球金融危机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并且重点分析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抵抗危机的对策和未来的发展。本篇最后在总结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应对建议。第四篇以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为主题,首先梳理了金融自由化的概念和阶段,然后分析金融创新的内涵、动因、功能和价值,并重点讨论了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本篇还阐述了金融监管、金融稳定和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对后危机时代的金融监管改革和中国的对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第五篇以人民币汇率水平、制度变迁和中国的经济增长为主题,分别对汇率水平和汇率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且以经验方法探讨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汇率制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这些国家经济增长对实际汇率水平的影响。本篇还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演变进行了系统的回顾,梳理了在全球失衡背景下的中美汇率之争,并对德国和日本的货币升值历史经验加以对比,分析其对人民币的启示。第六篇以东亚区域合作应对金融风险为主题,首先讨论东亚金融合作对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意义,并以东亚区域经济金融一体化程度为依据,阐述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基础和条件。本篇重点梳理东盟、中国、日本和韩国之间建立的流动性救助机制——清迈倡议多边机制的发展和演变,讨论这一机制对区域金融稳定的作用。本篇还从政策选择角度提出加强东亚金融合作的路线图,从中国在贸易、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以及金融关联度等方面分析中国参与东亚金融合作的潜力。

目录

丛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经济研究系列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