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新时期穆斯林知识读本:回族历史文化常识

内容简介

回族是中国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其先民主要是13世纪蒙古人西征后大批东迁的“回回”人,以及远在唐宋时期侨居中国东南沿海的穆斯林“蕃客”。他们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吸收了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逐渐形成了回族。汉语为回族的共同语言,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动中,回族保留了一些阿位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回族信仰伊斯兰教,生活习俗各方面受伊斯兰教影响较大,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三大节日。回族有人口约9,820,000人(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居第三位。在居住格局上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特点,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天津、北京、上海、江苏、云南、河南、山东、内蒙古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也有不少聚居区。在回族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主要从事农业,有的兼营牧业、手工业,尤其擅经商,以经营饮食业突出。回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的发展作出过十分宝贵的贡献。在当今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回族也与其他民族一样,在各行各业发挥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