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内容简介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由作者收集200余篇文献和相关书刊,结合个人临床实践经验撰写而成,从思路与概念、基础与临床、机制与表现、诊断与治疗等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来书写,许多概念和诊断治疗既接受传统知识,又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资料来源方面,组织解剖结构、CLS发病机理主要来源于有关书籍和文献,而临床病例和照片均为笔者亲自从临床实践中收集而来,故在内容顺序和逻辑上可能出现不够准确、不够严密、不够理想的情况,望同道们予以指正。《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对从事急危重病、内、外、妇、儿等学科临床医生以及从事基础医学研究的各级学者和医学教学工作者有所启迪和帮助,体现基础和临床、手术与非手术科室相关内容的融合和相互促进,笔者希望借此以共同提高急危重症诊断和救治水平。

作者简介

景炳文,主任医师,教授,中共党员,1933年3月出生于浙江海盐。1951年1月入伍进浙江军区军政干校学习,1952年于浙江医学院进修,1954年起任南京第七军医附属中学生理生化教员,1957年在重庆第七军医大学医疗系学习,1962年毕业后在解放军184医院任内科副主任,1977年调福州军区总医院任心内科副主任,1983年调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从事心血管和急、危、重症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先后赴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法国、比利时和以色列等国参加国际医学会议并与国外医院进行学术交流。曾担任全国中华急诊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危重病医学专业组组长,全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上海市急诊、ICU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急危重病医学,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在上海开展ICU、急危重病医学,实行急诊与IGU紧密结合“一体化”模式,开通快速急救“绿色通道”,在《中国急救医学》杂志上发表“一科二室”,即急救科前沿阵地为“急诊部”、后方基地为全院综合性IGU,以减少环节,缩短就诊时间,有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使仪器设备资源共享,为全国急危重病救治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基础。景炳文教授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其心肺脑复苏、难治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与衰竭(MOF)、多发伤复合伤等危重病诊治水平在国内领先,经常受全国各地邀请参加会诊,抢救复杂疑难危重患者并获得好评。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