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简帛数术与历史地理论集

内容简介

《简帛数术与历史地理论集》辑录小文25篇,发表年代最早的是2001年,截至2008年年底。这些论作长短不一,形式多样,按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三组:第一组是简帛《日书》和与《日书》有关的论文,共11篇。《简帛与古代社会生活研究》在《光明日报》发表时有所删节,这次就照原稿全文收入。《读札记九则》原来是10则,承刘乐贤先生指教,其中一则有误,这次就删除了。虎溪山汉简《阎氏五胜》和马王堆帛书《式法》)严格说起来都不能算作《日书》,但它们都与《日书》密切相关,属于广义的“日书”或五行类文献;另一篇《敦煌具注历日中的“往亡”》虽然也不是《日书》,但讨论问题的出发点却是因《日书》而起,论证的过程也较多地利用了《日书》材料,这次也一并收入。其中后一篇有关“往亡”的,原文发表时曾引居延新简E.P.T65:425简背一条材料,以为是“气往亡”的最早实例,为建昭四年。刘乐贤先生来信指出这条材料的年代有问题,经过慎重考虑,这次收录也作了删改。第二组是关于楚卜筮祭祷简的研究,共6篇。前两篇是关于散见简文的辑录,所做工作为学者提供了方便,所以论文发表后被引用得比较多。

作者简介

晏昌贵,1965年9月出生,1996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攻方向为历史区域地理、出土简帛数术文献。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各1项。曾赴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从事学术合作研究或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出版学术著作3部,发表论文50多篇,代表作有《丹江口水库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等。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