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书衣文录

内容简介

自来藏书家或爱书人常有把自己的书重新包装以利保护的习惯,也有在书上写写画画的传统,孙犁也不例外。但他把书皮上的文字发展成为一种无所不包、无所不容、自由随意、精短隽永的文体,是别开生面的独创。文革后期,孙犁虽然从“牛棚”、“干校”解放出来了,但仍然不能正常地发表文章,便利用废纸来包装发还的旧书,同时在“书衣”上写点文字。后来这些文字整理发表,成为新时期一种独特的文体,被评论家称为“是孙犁在荆天棘地中为自己开辟的一条可致幽远、休养生息的小径,也是为自己打造的一页叶顶风破浪的扁舟,还是他在浊世中独创的饱蕴文化意味的工作平台”。1998年,由刘宗武编汇的《书衣文录》在山东画报社出版,并加了少量注释,受到广大读者与孙犁研究学者的欢迎和喜爱。此为增订版。

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2),河北省安平县人,原名孙树勋,笔名孙芸夫、林冬苹、纵耕等,书斋名芸斋、耕堂亦作笔名。1938年春投身抗日战争,在冀中、晋察冀边区从事编辑、教学等工作,并开始文学创作。1945年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小说《荷花淀》,蜚声文坛。1949年1月,在《天津日报》做副刊编辑工作,同时坚持创作,并指导、扶掖文学青年。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诗集《孙犁新诗选》、理论著作《文艺学习》、文学评论集《文学短论》以及《耕堂劫后十种》等。今有《孙犁文集》、《孙犁全集》行世。

目录

其他版本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