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雨巷

内容简介

“雨巷诗人”——戴望舒的诗歌诚挚而忧伤,华美而节制,兼有象征主义意象与浪漫主义情愫,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充分感受诗歌文学性与韵律之美。本书从诗人的四部诗集《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岁月》中精选诗歌52篇,既有表现“现代人”心底无法排解的忧伤之作,如《烦忧》《雨巷》,也有明朗、极具爱国主义色彩的诗篇,如《断指》《我用残损的手掌》,从不同的维度向读者呈现一个完整的戴望舒。戴望舒诗歌音节优美,巧妙运用韵脚,富有音乐感,与诗中意象与意境相得益彰,堪称经典。本文插图选用印象派大师莫奈的画作。作为“光”的讴歌者,莫奈将深邃的色彩与美学完美结合在一起,揭示色彩真正的意蕴。

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浙江杭县(今余杭)人。在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期间开始写诗。曾赴法国留学。抗日战争时期在香港参加进步文化运动,宣传抗日。1941年日军占领香港后被捕入狱。1949年离开香港到北京,次年病逝。早期作品大都吟咏个人的悒郁情怀和生活遭遇,《雨巷》《我底记忆》等作品讲究音乐性和象征性,追求意象的朦胧;后期诗作《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表现出反抗精神,情调趋向明朗。出版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岁月》等,翻译作品有《道生诗集》等。莫奈(ClaudeMonet,1840—1926),法国画家,印象画派创始人之一。初从布丹学习,并受容金和柯罗影响,后转向外光的描写。曾长期探索光色和空气的表现效果,常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光线下,对同一对象连续作画多幅,从自然的光色变幻中抒发瞬间的感受。在运用色彩方面有所突破。代表作有《睡莲》《帆船》《花园里的女人们》等。

目录

在售商品

88家店有售 新书58家
2.0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