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交河故城的形制布局

  • 作者 李肖
  •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3年11月 第1版
  • ISBN 9787501014439
  • 定价 26.00

内容简介

《交河故城的形制布局》详细介绍了吐鲁番交河故城形制布局和时代分期。交河故城在吐鲁番盆地乃至整个西域历史上都是一座具有重要意义的古代城市。从西汉时期车师前王国在此立国,到元代毁于战火,整个城市延续了1300多年。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建筑因素,该城的大部分遗迹都是暴露在地表并基本上保存完好,成为国内保存最好的古代城市之一。这些保存至今的古代遗迹为我们今天各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大量信息资料。《交河故城的形制布局》共分五章,分别就交河故城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形制布局及时代分期进行了论证。研究证实,交河城外表看似杂乱无章,但其内部布局规范统一,是一座有着严格功能分区的古典城市。随着时代的变迁,故城由最初的车师前国都城,到高昌国——唐西州时期的军事重镇,最后在回鹘高昌时期转变成为佛教圣地并一直延续到城市的终结。由于东西方文化及中亚本地文化在此碰撞融合,故城的形制布局也带有不同地域文化的印记,它既有中原城市“衙署居中”的痕迹,也有中亚城市以宗教建筑为城市中心的布局特点。但故城的最后形制以中亚本地城市布局的模式为主。对于西域古典城市的研究,可以说刚刚掀起了帷幕的一角。就中亚史及丝绸之路各相关领域的研究而言,墓葬中那些精美而保存完好的各类文物固然重要,但却有其自身无法超越的局限性,而通过对古代城址的考古学研究,则有可能获取更加全面的资料信息,以推动各相关学科的发展。

作者简介

李肖,1963年6月出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198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85~1996年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从事田野考古工作。1996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孟凡人先生,专攻新疆考古学1999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现为助理研究员,在边疆、民族与宗教研究室的新疆队工作。先后参与主持过新疆尼雅遗址的中日联合考古调查、中国政府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的修缮工程、中国与日本早稻田大学丝绸之路调查队对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沟西墓地的联合发掘、新疆拜城县多岗青铜时代一早铁器时代墓地的考古发掘、新疆库车县龟兹古城的钻探调查、古代龟兹地区矿冶遗址的考察与研究等田野工作项目,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

目录

丛书

考古新视野丛书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