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哲学视域中的社会与教育

内容简介

作者是在医科大学做领导工作,他从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国家与大学的历史关系等宏观角度审视我国大学的发展,提出大学的理念和发展战略,探讨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他从社会与大学互动的层面研究大学的发展和质量评价标准,提出衡量大学教育质量的标准应当从大学自身的学术传承和社会功能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因此,这种标准应当包括学术和社会两个方面,片面追求其中的一方面,都会产生问题。他特别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大学管理,探讨教育创新,强调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管理者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实施人才战略,建设科技创新的软环境等。他还结合高等医学教育,对高校新闻宣传、统一战线、权力监督等日常工作,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这些思想既向我们展示了作者的教育管理经验,也体现出了作者热爱自己岗位钟情于教育发展的一片深情。作者透过医学教育和科研的属性,有着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特殊感悟。他认为,医学既与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与人文社会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一体的一个领域,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医学的人文性质尤其突出。科学精神推动人类知识的深化;人文精神引导着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书中有很多文章是作者在不同场合的即席讲话,还有一些是以教师和领导的身份与不同对象的对话。他作为书记与基层干部谈心,介绍领导科学,给人以许多启迪;他作为学长和教师与学生对话,既亲切生动,又富有哲理。他的许多即席讲话,如“学会生存,常怀梦想”“慈爱为怀智圆行方宁静致远”“坚持是一种更难得的美德”“学术兼备、专博相济、终身学习”等都既有深刻的哲理,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作者简介

杨桂华,1956年9月生。南开大学哲学系毕业,先后获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社会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任天津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主要学术方向为社会哲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