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读史观天下-北朝史解读

内容简介

公元420年,宋武帝刘裕夺取东晋政权建立宋朝,我国历史正式进入南北朝时期。在北方相继有鲜卑拓跋氏建立的魏政权(史称北魏,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高氏建立的齐政权(史称北齐)和宇文氏建立的周政权(史称北周),合称北朝。《北朝史解读》主要依据《魏书》、《北齐书》、《周书》和《北史》。《魏书》是北齐魏收所著的主要记载北魏、东魏历史的纪传体史书。魏收(506~572),字伯起,是魏、齐之际著名文学家和史学家。《魏书》共一百三十卷,分十二本纪、九十二列传和十志。因作者身处北齐,故以东魏为正统,而不记西魏。《魏书》特设序纪,记载北魏正式建国以前的祖先,本纪又记未即位的太子;列传则将人物以时代为序,按民族区分,同类合传,次序井然;其十志则置于全书最后,其中《释老志》、《官氏志》等都体现了适应时代的创新。《北齐书》为唐初史学家李百药所撰,原名《齐书》,为与《南齐书》相别而加“北”字。李百药(565~648),其父李德林在隋朝时曾奉诏续修《齐史》,未完而卒。唐贞观三年(629),李百药被诏令修撰《齐书》,至贞观十年修成,共五十卷,含帝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在流传过程中,《北齐书》原文残缺亡佚过半,在历代正史中地位较低,但因其保存了北齐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仍不失为一部价值独特的史著。《周书》由唐朝著名史学家令狐德棻(583~666)主撰。唐初,令狐德棻即向高祖李渊提议编修“近代”史书以保存历史并为当世提供借鉴,于贞观十年完成,分五十卷,帝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记载了从534年东西魏分裂到杨坚建立隋朝之间四十八年的历史,虽体例不够完备,并存在较多错误,但它是详细记载北周历史的第一部史书。《北史》与《南史》同为唐代史学家李延寿所撰。李延寿之父李大师很。有史学眼光,熟悉前代史事,并决心写一部南北朝编年体史著,可惜未能完成而病故。李延寿子承父志而修史。《北史》打破了《魏书》、《北齐书》、《周书》等各记一朝,各自为书的界限,将北朝各代融会贯通,前后照应,形成整体,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大势,体现了民族团结和统一的卓识,因而具有明显的高于他史之处。当然,《北史》也有删削过当、好记神怪和不明典制等缺点,只是这些并未影响其总体的历史价值。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