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汉语基础(第1册)

内容简介

胡明扬教授和哈佛大学何宝璋先生联合主编的《汉语基础》教材,经过七年多的艰苦工作,终于面世了。胡明扬教授自始至终指导了教材的编写工作。在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的成立初期,我担任首任院长时,我院与哈佛大学现代汉语部于1998年夏签订了合作编写教材的协议,并请胡明扬教授和何宝璋先生担任主编。胡先生和何先生又聘请了两校优秀教师合作,排除了种种阻力和困难,对每个环节严格把关,善始善终地完成了全部编写工作。可以说这本教材是著名专家领衔主编的教材,是在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编写的教材,是中美大学强强合作的成果。正因为如此,这本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教材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是以英语为代表的印欧语系零起点学生为对象的教材。教材内容考虑到学生来华学习和生活实用之必须,语法重点、难点及练习诸方面,尽量针对因中英语言及文化差异而形成的障碍来设置,并尽量贴近或适应英语语法体系及其表述方式。该教材充分体现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性——培养学生的汉语听说能力。为此,尽量避免了以往某些教材注重词汇语法结构等知识传授而忽略语言运用的弊病,而是以培养能力为中心、以传授用法为重点。例如,对“二”和“两”、“没有”和“不”等词的用法加以区别,同时围绕用法安排了大量练习。该教材针对学生学习汉语时由于中西文化差异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文化障碍,编写了注释,针对学生畏惧写汉字的心理特点,专门编写了汉字笔顺表,直观而便于模仿练习,有利于学生汉字书写基本功的训练。该教材充分体现了胡明扬教授一贯的学术创新和科学严谨的学风,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大学和哈佛大学两校的优良治学传统。它不是以往教材的低层次重复,也不是追求功利的急就篇。教材初稿完成后,在哈佛现代汉语部试用了两遍,通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发现问题,反复修改完善,力求精益求精,力求名校教材的精品性特征。这本教材,是贯彻1997年国家汉办长沙教材编写工作会议精神的成果之一。在那次会议上汉办领导组织专家对改革开放以来编写的数百种教材进行了调研,肯定了北京语言学院、北京大学等院校出版的一批优秀教材。但是也发现了两个问题:其一是教材数量虽多,质量却不够高,低水平重复多,相互模仿多,精品教材寥若晨星;其二是与国外汉语教学名校合作编写教材少,打入国际汉语教材市场有竞争力的教材也屈指可数。胡明扬教授既是为了解决长沙会议提出的问题,又融会了他和两校教师潜心科研的成果,开汉语名家编写对外汉语教材之先河。这对于对外汉语教学这个新兴学科的建设,是非常有意义的。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