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内容简介

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要靠心灵去感受。
爱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
人生最大的灾难,不在于过去的创伤,而在于把未来放弃。
不怀希望,不论什么事情都做不出来。
我只看我拥有的,不看我没有的。
对于凌驾命运之上的人来说,信心就是生命的主宰。
黑暗将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人更加喜爱声音。
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在本书中,译者编选了海伦·凯勒较为著名的作品《我的生活》、《我生活的世界》、《我的宗教》、《莎莉文老师:她心灵所抚养的孩子对她的颂赞》、《敞开的门》以及著名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相关篇目,并在每一小节后附有“译者感言”,帮助读者更深刻地认识这位伟大女性,汲取她的思想和精神财富,感悟她的卓越人生。此外,书中还精选了近30幅海伦·凯勒的珍贵照片,绘制了十几幅精美插图,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这位不平凡的女性,跟随她去“看”、去“听”,去感受这颗不掘不挠、对生命充满无限激情的顽强心灵,是怎样一步步、一点点创造出令世人瞩目的伟大奇迹。想到海伦·凯勒的一切,我们每个人都应该——
像明天就要失眼那样去利用自己的眼睛!

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聋盲女作家海伦·凯勒是一位伟大女性,终身致力于社会福利事业。
凯勒19个月时,不幸因热病造成眼睛和耳朵功能丧失。凯勒的教育一直是父母忧心忡忡的大甘题。6岁时经贝尔博士的推荐礼聘苏莉文女士为家庭教师。这是凯勒一生的转折点。
苏莉文当年20岁,自己也曾失明过,因身受其苦,深知盲人的悲哀,于是献身于盲人的教育工作。凯勒在苏莉文的教育下学会了手语与点字,克服了沟通的障碍。1890年,凯勒10岁时,在波士顿的兹勒斯宁聋哑学校学习用嘴形的启动来念出语言的触阅法及发声,接着又在纽约的莱特·休门逊聋哑学校学会听讲和阅读,并完成了一般教育。
1900年,凯勒进入哈佛大学的拉多克利夫学校,就读期间始终保持优异的成绩。1904年毕业时,成为世电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聋盲人。自毕业后在圣路博览会发表演讲以后,凯勒经常发表演讲和文章,呼吁世人关注盲人,并强调盲人教育的重要性。她的活动不仅在美国国内,甚至扩至于世界各地,于是被称为“世界天使”。
1931年费城的天堡大学赠予她荣誉博士,紧接着1932年格拉斯哥大学也赠予她荣誉博士。此外,她筹集盲人基金而获美国盲人协会颁奖,亦曾得法国雷尊妥奴尔奖。她的《自传》等书也不同凡响。

目录

其他版本

全部(11)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