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四面围合:中国建筑·院落

内容简介

建筑是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纵现历史,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说是不断建造、改进并完善居住场所的演变过程。人类在漫长的完善居住环境的过程中,不仅尽量满足遮风挡雨、生活起居等功能性方面的物质需求,而且还注重居住心理、居住伦理和居住审美等方面的精神需求。庭院,正是人类这两种居住需求融为一全的理想场所,千百年来,人类为了更舒适地生活,精心地营造自己的庭院,因此,庭院建筑代表了一定时代文化、经济和思想的风貌状况,其中凝聚了一定时代的人类文明。世界各民族都有按照自己的文化观建造的庭院样式,从庭院建筑的风格上,可分为四大流派:亚洲的中国式、日本式,欧洲的法国式和英国式。其中,中国庭院建筑集科学性、创造性、艺术性于一体,蕴涵着中华民族崇尚自然的人文观念与美学理想,是由房屋、山水、花木等造园因素,通过艺术组合而成的建筑综合体,既具有独特的风格,又具有特殊的功能。中国古代先哲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庭院建筑中体现为建筑与自然的相近、相亲、相融,人们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享受着“明月时至清风来,形无所牵,止无所泥”的生活乐趣。在中国古人的认识中,庭院是有生命的空间,是最想想的建筑空间。四面围合的空间模式,是中国建筑组群构造的唯一方式。

目录

—  END  —